四川宜宾与河南西峡均声称自己是“哪吒闹海”的发生地,而天津是否为哪吒的故乡,则存在一定的争议。
特别是在哪吒形象大热之时,这一争议更易引发讨论。
天津确实拥有不少“哪吒”文化的象征,如狮子林桥上的大型铜像,以及“哪吒闹海”、“二龙戏珠”、燕园中“哪吒闹海池”的雕塑等。
这些文化符号在后来的城市改造过程中,大多已被拆除。
若依据《封神》这部典籍来探讨,陈塘关处于朝歌之北,自陈塘关出关前行一里便是东海,距离陈塘关四十里之处有翠屏山,而陈塘关与黄帝大战蚩尤的涿鹿相距不远。
陈塘关的李靖还需提防位于东鲁的东伯侯起兵造反等诸多情节线索,这些无疑都指向哪吒故事极有可能发生在天津一带,或者说作者在创作时所构想的陈塘关方位便是此地。
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东海并非渤海,然而古人对于这类地域概念本就区分得并不明晰。

况且,蓟县翠屏山距离陈塘庄绝非仅仅四十里,实际距离大概将近二百里,但考虑到明代作者的地理认知水平有限,就连邯郸往开封运送生辰纲都能途经郓城,这点误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镇守天津的李靖需要防御东营姜文焕的北犯,这更是顺理成章之事。
四川宜宾的哪吒相关,是90年代左右台商投资搞起的,在宜宾附近兴建了许多人文古迹。
所以有人说“宜宾不是蹭热度,从小就知道这里有个哪吒了”,这话一点没错,小时候不也就是那个九十年代嘛。
福建、台湾的三太子信仰由来已久,加上八、九十年代的台商势力,那叫一个说啥是啥,定义个哪吒祖庭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至于台商为何选在宜宾投资哪吒祖庭?
据说是因为宜宾也有翠屏山,其实翠屏山全国有十几个呢,可能是当时宜宾招商诚意更足吧,咱也不好妄加揣测。
哪吒闹海在宜宾上演,这难道不算黑色幽默吗?
别的不说,就说为了弥补宜宾不在海边的缺陷,近年来可爱的宜宾人民创造了个传说,“龙王退海一万里”。

说宜宾原本是东海之滨,哪吒闹海后龙王害怕了,把大海向东撤了一万里,所以现在宜宾不靠海了,好家伙,这个bug算是解决了,那其他设定怎么办?
朝歌咋办?
西岐又咋办?
此前难道一直在海里泡着吗?
哪吒的形象从印度传入中国时,四川的情况已与现今相仿。
大众所熟知的哪吒形象,大多来源于封神演义,这是明朝时期成书的作品,其中的官职和地理名称均取自明朝。
而西游记中的哪吒则仅作为配角登场,背景介绍并不详尽。
至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哪吒闹海》,由于只描绘了那一场戏,其考据来源不得而知。
央视动画版《哪吒传奇》则包含了石矶娘娘和申公豹等角色,其考据依据是封神演义。
其他与封神演义相关的版本暂且不提,最为人所知的是那部电视剧,其次是单田芳或袁阔成的评书版封神,或者是郭德纲在坑王里的半本封神。

川想要宣传哪吒文化十分正常,因为当地道教氛围浓厚,供奉各种神仙,并且近年来这成为了一个盈利产业。
所谓的长期宣传哪吒也是在其爆火之后的事,之前他们宣传的是青城山的白素贞,但一直未能超越西湖游湖借伞这一经典情节。
由于印度离四川较近,哪吒的形象也首先传播到了那里。
关羽是山西人,然而关帝庙却遍布全国,因此不能仅凭哪吒庙的位置就断定哪吒的籍贯。
况且天津也有哪吒庙,它曾坐落在陈塘庄附近,后因规划调整而被拆除。
哪吒闹海的故事主要源自《封神演义》。
据说哪吒闹海的地点就在如今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桥附近的三岔河口,此地位于陈塘庄的西北方,与《封神演义》中“西出关外闲玩”的描述相吻合。
后来,哪吒的母亲殷氏建造的哪吒行宫被李靖烧毁,这座行宫位于翠屏山。
而天津有南翠屏公园,位于天津市市区西南部,也是山体公园,且与陈塘庄相距不远。
以上这些相关地名均能相互印证。天津作为退海之地,被称为九河下梢,这与《封神演义》中的“九湾河”名称颇为相近。
天津河西区的哪吒闹海文化早在2012年就成功申遗,每年天津都会举办众多与哪吒相关的活动。
商朝历经多次迁都,然而其都城选址基本上集中于河南一带,沿着黄河流域这一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不断拓展。

周武王取得天下后,分封了十四五个声名显赫的诸侯国,其中并未包含蜀国,不过燕、蓟等地,即现今京津地区的相关记载却颇为丰富。
当地的众多地名以及其他文化元素也为这一论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例如,天津现存的子牙河、与渤海相连通的陈塘庄河道,还有杨柳青古版画中描绘的胖娃娃形象,甚至是天津方言中的“拿拿龙”说法。
尽管其中可能涉及虚构人物的因素,但可以确定的是,商代的陈塘关应该就在现今的天津地区。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