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杨勇受军委安排到新疆任军区司令员。
临行前,周恩来亲自叮嘱他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到新疆后,首先要搞好民族团结,再有要搞好战备,“军队由你管,国家拿不出更多的钱搞战备,新疆当自力更生”……
不久杨勇到新疆,很快提交了在新疆修建“两路”的报告。次年,在杨勇的主持下,“两路”(天山公路和南疆铁路)即先后开工。
多事之秋,杨勇坚持新疆军区“按兵不动”,稳住了大局。
1976年10月,云开月明之时,杨勇得到消息,要离开新疆。
11月,他即在军区常委会上宣布,自己患肺气肿,向中央请了假,决定到南方走一趟,疗养几个月……
这个决定,令众人意想不到。
杨勇的身体状况其实一直不太好,曾患严重的肺气肿,还摔断了腿,但重新工作后,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从没休过假,怎么在这节骨眼上突然要到南方度假呢?
原来,杨勇决定到南方走一趟,一来是为治病疗养,二来是想借机到外面走走,沿途和一些负责同志商量如何争取让小平同志快一点出来工作。
12月上旬,杨勇把军队和地方的事情安排妥当,即先从新疆到了北京。
当时尚未恢复工作的前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罗瑞卿听说杨勇要去南方休假,于是提出一道南下。
后来,南下之行又加上了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三人先去了武汉,12月底,韩先楚有事留武汉,杨勇和罗瑞卿又飞往了广州。
而就在广州,杨勇见到了老战友许世友。
许世友和杨勇,抗战时期曾一同活跃在全国最大抗日根据地之一的山东,一个是胶东军区的司令员,一个是鲁西军区的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两人天各一方,都是前线能独当一面的猛将,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两个人才有了比较大的交集。
不过两个人都不在首批入朝部队之列,1953年才奔赴朝鲜战场,许世友任第3兵团司令员,杨勇任第20兵团司令员。
在同年6月的金城战役,同时也是抗美援朝最后一战中,杨勇率20兵团担任主攻任务,决心大干一场,一举投入5个军、1000余门各类火炮,打一场大规模的阵地攻坚战。
这个作战计划颇具冒险性,当时就连一向以用兵大胆著称的许世友也说:“根据解放战争的经验,歼敌一万,自损三千,我们一定要慎重。”
不过,志愿军总部却批准了杨勇这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并指派一些同志到20兵团司令部为杨勇打气,其中就有许世友。
而许世友尽管此前表态“慎重”,而没有全力支持杨勇的作战计划,但公是公,私是私,他和杨勇的关系还是十分亲密的,一见到多年的老战友杨勇,许世友就抱起他,抡了一大圈才放下。
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后来也成为了许世友对杨勇的一种特别的见面礼。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战役打响,志愿军一举歼敌5.3万余人,重创南朝鲜军4个师,收复失地一百多平方公里,大获全胜,有利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从抗美援朝前线回国,许世友和杨勇都被中央军委委以重任,许世友先后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勇则先后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
一段风雨岁月中,杨勇受到错误指责,曾去到河北邯郸劳动,期间,不幸摔断了腿,甚至一度被告知要截肢,后经周恩来总理安排,接他到北京301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才保住了腿。
1976年12月,听说杨勇来广州,许世友十分欣喜。
许世友自1973年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以来,渐渐和一些老战友断了联系,如今听说老战友到广州,他当即以东道主的身份请杨勇到他家里吃饭。
恰在这时,杨勇的二儿子冀平和老三北北不约而同到了广州,加上一直跟随杨勇夫妇的女儿京京,一家五口便应邀热热闹闹去了。
杨勇腿不好,走路拿着拐杖。
许世友当时一见杨勇拄着拐杖的样子,便大喊道:“你在我面前装什么老?”
这话旁人听见都愣一下,而杨勇听到许世友说这话,却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因为他太了解许世友了。
这一年,许世友70岁,杨勇64岁。两个人有着7岁的年龄差,以许世友的性格,他可不管杨勇腿好不好,总之不能让杨勇充老头。
同为枪林弹雨拼出来的共和国上将,许世友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饱含了对老战友的关心,还有劝其振作的意思。
军人的铁血情谊,其实就蕴含在那看似硬邦邦的一句话里。
而等到杨勇一家人一落座,菜就紧忙着上了桌。
而那菜式,也很有意思,就和许世友的性格一样,不掺花样不掺虚,都是很实在的家常菜。
杨勇的二儿子杨北北后来回忆起来,那上桌的菜,都用洗脸盆一般大的盘子盛着,还是最大号的洗脸盆。
整整一盘冒着尖的油煎鸡蛋,还有小虾米、肉,也都冒着尖,盘子是一个比一个大。
大概是许世友以为,别人也同他一样海量。
而除了这满桌子的菜,席面上,更少不了的,就是酒。许世友请客吃饭,其实重点不在菜,而在酒,“喝起酒来,神仙都会被他醉倒”。
只可惜,此时杨勇已经不能喝酒了,他得了过敏性肠炎,一喝酒就拉肚子,从60年代以后就不怎么喝酒了。
许世友也不勉强,便道:“你不喝,我喝。”
喝了一阵,许世友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的部队都拉到山上去了,野营拉练。”
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没问题,我支持你。而这,正是杨勇此番南下来广州,休养之外的真正用意。
1977年元旦前,罗瑞卿和杨勇、许世友又找广州军区的一些老同志座谈,交换意见,众人纷纷提出必须尽快让小平同志出来工作……
同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就在这次会上,一致通过恢复邓小平中央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
新时期,杨勇和许世友,两位新中国的开国上将,又继续投入到拨乱反正,恢复发展,保卫国家安全和加强部队全面建设上,并为此贡献了自己最后的力量。
素材来源:
[1]舒云.为了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J].党史天地,2000,(01):4-6.
[2]小力.杨勇在总参的日子里[J].党史博览,1999,(04):3-8.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