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自古佳节必吟诗,古今佳节都是寄托人们情感的节日,同时也是人们举办庆祝或纪念活动的时节。中秋时节,或思乡思亲,或阖家团圆,或与友人相会共度,折桂、赏月、饮酒、吃月饼。文人墨客自然少不了赋诗抒情,记录下中秋佳节的美好或愁绪。
因而,自古中秋节的唐诗宋词元曲佳作数不胜数,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李峤的《中秋夜》、曹松的《中秋对月》、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张养浩的《折桂令·中秋》等等。
古今中秋诗词中,描写最多的莫过于中秋的一轮圆月,诗人往往在这一夜赏月、对月、玩月,赋诗以记,传下千古文字。今天咱们就来欣赏两首诗圣杜甫的两首冷门中秋对月诗——《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唐·杜甫
其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其二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这两首中秋对月诗是杜甫避乱蜀中时中秋所作,当时家国离乱,诗人忧国忧民,因而作诗风格悲伤苍凉,就连中秋佳节的对月诗都显得沉郁苍茫,读来如有苦味。
第一首开篇就是惊人佳句“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既是用吴刚伐桂而折刀的故事形容思乡思亲之情,也意指归心如刀,斩在心头,可谓是直击人心。“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则形容自己漂泊羁旅的苦味和空有归心却无处还乡的凄凉。
后两联转笔描写中秋夜色,以“疑霜雪”“见羽毛”、“数秋毫”等极力描绘月色的皎洁明亮,反衬出诗人思亲思乡之情。
第二首则全是写景,借景抒情。一轮明月缓缓下沉,犹如被白帝城衔住。紧接着描写月光照在白帝城的感觉:“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苍茫悲凉。月光之下“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大有忧国忧民之色。结尾一联形容圆月如同长弓长满,月光所照不仅仅是汉家营盘。诗人似乎联想到了普天下的百姓大众,自身的漂泊离乱之苦、思亲思乡之情在普天下面前微不足道。
从“归心折大刀”的忧己到“不独汉家营”的忧民,这也正是诗圣杜甫的伟大之处,即便自身漂泊凄凉,也不忘忧国忧民。这两首中秋对月诗虽然冷门,但诗圣的手法和思想内涵却值得一读。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