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被拆分原因:学校如实报告1上将3中将子女成绩差惹众怒

兰台说历史 2024-08-02 00:04:50

“哈军工”原校址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和大家聊一聊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最好的大学“哈军工”——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为何在1965年不但退出了军队序列,还被拆分成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技术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等六所大学。

为什么“哈军工”会在20世纪60年代退出军队序列,并且被拆分呢?

兰台在《周末报》2010年的一篇名为《对话滕叙衮》的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要说明的是《周末报》可不是一般的小报,它创刊于1949年的香港,是和《大公报》齐名的左翼报纸,创办者为曾担任过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

目前《周末报》隶属于南京日报集团。

因此,《周末报》的权威性是相当高的。

报道电子版截图

滕叙衮又是谁呢?

滕叙衮,1963年考入了“哈军工”,是“哈军工”第11期电子工程系的学员,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协会员。

著有《哈军工传》、《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等著作。

换言之,滕叙衮作为“哈军工”的学员以及专门研究“哈军工”历史的学者,他的观点可信度也是极高的。

那么,“哈军工”为什么会被分拆呢?

陈赓是“哈军工”第一任院长

01、

如果要问在新中国成立最初的20年里,国内排名第一的大学是哪一所,那么毫无疑问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俗称的“哈军工”。

“哈军工”有多辉煌呢?尽管从1953-1966年,学校仅仅招生13届,但是这13届学生里却涌现出了4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超过200名毕业生被授予了少将以上军衔。

1952年3月18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上级呈送了《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

经过上级的批准,“哈军工”获得了批准创办。

1952年7月,陈赓将军被任命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经过一系列勘测,最终决定把学校设立在哈尔滨。

“哈军工”自20世纪60年代被分拆之前,先后有300多苏联专家参加了学院的建设以及讲学工作。

在网络上“哈军工”一度被传为“红色子弟学校”,就连滕叙兖本人都出版过一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

科技强军

但是按照滕叙兖本人的说法,“哈军工”第二任院长,开国少将刘居英就对“红色子弟学校”的说法非常不满,2007年在一场“哈军工”校友聚会活动中,刘居英院长就对主持人称呼“哈军工”为“红色子弟学校”非常不满,还专门点名到会的滕叙兖上台给主持人讲一讲“哈军工”的光荣历史,由于主持人也是名人,而且也是好意,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按照滕叙兖的研究,“哈军工”创办的初衷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深刻感受到了军队人才的现代化以及军事装备现代化的迫切性。

创办“哈军工”就是为了培养解放军自己的高科技军事人才。

确实有许多高级将领和高级干部让子女报考“哈军工”,但那时朝鲜战争都还没结束,许多学生家长都是抱着让孩子“马革裹尸”的心情让孩子报考“哈军工”的。

“哈军工”最初那几年,许多家庭条件不错的家长是舍不得让自己孩子报考“哈军工”的。

陈赓(左二)视察学院实习工厂的钳工车间。

02、

不过因为“哈军工”待遇很好,而且入学就算参军,因此,“哈军工”很快就超过了清华与北大,成为中国最好大学的代名词。

那么,“哈军工”的待遇有多好呢?

因为入学就算军籍,所以学校提供几乎一切所需的物品。

按照滕叙兖的说法,当时负责招生的空军军官告诉他,他只需要带个脸盆,买些牙膏、牙刷、肥皂就行了。在学校吃饭不要钱,主食是高粱米、大白菜,隔段时间就有荤菜,还有炒面、炒饭,早上还有豆浆。

学员每个月还有7元钱的津贴,7元津贴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

1957年,北京建筑行业的勤杂工的最低工资是23元;要知道“哈军工”的学员平时基本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以滕叙兖为例,读书时他知道母亲生病了,还给家里寄了30元回去。

1953年9月1日,陈赓在学院开学典礼大会中检阅部队。

那么,“哈军工”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

按照滕叙兖的说法,“哈军工”的录取分数线和清华、北大持平,基本上只从被清华、北大录取的考生中招收新生。

滕叙兖当时本来是报考的清华大学的工程系,但是听说自己被“哈军工”给招了,他就立刻决定选择进入“哈军工”就读。

那么,这么好的“哈军工”为什么会被分拆呢?

根据滕叙兖披露,主要是“哈军工”在1958-1961这4年不但进行了扩招,而且录取方式也从高考录取变成考察学员出身的保送录取。

许多“关系户”和劳动模范、种地能手都被招进了“哈军工”,这就导致了许多原本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了“哈军工”。

结果这批“关系户”就成了导致“哈军工”被拆分的导火索。

入学时的陈东平

1962年,“哈军工”校史上著名的“陈东平案”案发了。通过保送进入“哈军工”的陈x道将军长子陈东平休学在家期间,在家收听敌台,并和海外特务勾搭上,想外逃,结果被发现,立即开除学籍、团籍、军籍,实行劳动教养。

“陈东平案”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上级领导责成“哈军工”方面出具一份关于保送入校的学生的摸底调查;“哈军工”最初的报告还被打回来了,被责令重写。

这种情况下,以刘居英院长为首的学院领导将保送入学的学生分成进步——普通——落后三类,每一类都列举了9名典型人物,并且附上了学生相关事迹以及学生家长的信息。

令人尴尬的是9名落后学生家长里有3位上将、1位中将、1位少将、2位省委书记、1位省长。(这位省长的一子一女都上榜了)

换言之,保送入学的学生里最落后的9名学生都是所谓的“干部子弟”。

刘居英将军

这份报告后来被上级在一定范围内曝光了,并且点名批评了落后学生的家长。

按照滕叙兖先生的说法,正是这件事成了后来“哈军工”分拆的导火索:

问题被全方位大曝光,不啻于一场“八级地震”。为此,一些被点名的高级干部大动肝火,一位大军种上将司令员指着刘居英(少将)的鼻子大骂。后来“哈军工”于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直至最后被拆分,也与此事件有一定关系。

当然,滕叙兖先生的说法也并不是事情的全部;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把解放军最顶尖的科研型大学放在哈尔滨已经不太合适,事实上“哈军工”分拆出来的几个重点院系也确实是向长沙、西安、重庆等内陆地区搬迁的。

两相结合,可能才是“哈军工”被分拆的真正原因。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哈军工”的分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参考资料:

《周末对话滕叙兖》,滕叙兖,《周末报》2010年10月28日第24版;

《世界近代史上高等工程教育与军事教育完美结合的典范——“哈军工”创建动因、办学与内部管理模式的分析研究》,张新科,《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

0 阅读:1

兰台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