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以后,养老金实施新发放办法。
有职工问,新办法实行后,职称对退休后养老金的发放,是不是不再有关联了?
答案正好相反,不但有关联,而且关联巨大。
要捋清二者之间的关联,先要弄清养老缴纳和发放的关系。
按照《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领到的钱有两笔,一笔是养老金,一笔是职业年金。
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职业年金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具体办法为职业年金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了解了发放办法,我们就知道了,一名职工退休后养老金的发放多少,与职工个人和单位缴纳数额的多少相关。
A.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计入“公共账户”;
B.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计入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也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但与养老金不同的是,养老金单位缴费计入“公共账户”,只有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而职业年金,个人缴费当然计入个人账户,但单位缴费也会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
有人说,那基础养老金发放多少是否只和单位缴费相关,而和个人缴费没关系了?非也,文件说得清楚: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
这样听起来,所有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看起来好像和个人关联不大,但是后面的“本人指数化”却与个人密切相关。职工当年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这个指数反映了参保人员在整个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平均水平,是计算基本养老金的重要指标,指数越高,基础养老金月标准当然就会越高。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无论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是职业年金,都与个人缴费多少息息相关,平时缴得越多,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领得越多。
而众所周知,事业单位工资是走职称的,职称越高,工资越高,从以上解读,我们也不难看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职业年金交得越多,单位补得也越多,也就是“交1份,领2份”啊。
个人账户养老金更是自不必说。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计算公式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也就是说,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领取标准,是与个人帐储存额成正比,与计发月数成反比。
这也就是说,你工作时间越长,退休越晚,个人账户储存额就越多,计发月数就越少,那么你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所以,无论是养老金还是职业年金,都与职称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名职工,是职称越高,评聘得越早,在岗工资就会领得越多,多缴费时间越长,个人两个账户的储存额就会越多,退休后当然领取的养老金就会越高,怎么能说和职称没关系呢?不但有关系,而且,有大关系!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