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第1089天(2025年2月16日),特朗普的乌克兰政策已经很清晰,任何解释都无法掩盖“背叛”的本质。
从《布达佩斯备忘录》到今天逼迫乌克兰让步,本质是特朗普“美国优先”策略,在特朗普看来让实力更小的乌克兰让步更容易些。
特朗普团队公开表示,俄乌战争是乌克兰、欧洲的事情,美国与欧洲隔着一个海洋,俄罗斯就在欧洲边上,欧洲必须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
美国与欧洲“分道扬镳”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小国也不会再相信大国的承诺,“丛林法则”将成为主流,这个影响将在未来得到体现。
那么乌克兰、欧洲如何应对,目前来看,乌克兰很硬气,而欧洲正处于独自承担防务的关键时刻,欧洲会不会更进一步,很快就知道了。
1、特朗普夸下海口,却很难实现
特朗普威胁哈马斯在15日12点前释放所有人质,否则就如何如何,但哈马斯并没有这么做,结果特朗普忘记给哈马斯的最后通牒。
泽连斯基拒绝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达成协议。
泽连斯基拒绝在尼黑安全会议上与俄罗斯会谈,拒绝矿产协议,拒绝下周在沙特举行的美俄乌会议。
泽连斯基接受NEWSMAX采访时表示,特朗普不能先与俄罗斯打交道,必须先与乌克兰达成协议再向俄罗斯施压,因为战争发生在乌克兰,而不是其他地方。
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国务卿鲁比奥,中东问题特使维特科夫将在下周与俄罗斯在沙特会晤,但乌克兰拒绝参加。
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从未被告知同沙特会谈的情况,也没有收到邀请,也不会派人前往沙特。
特朗普所谓的美俄乌会谈更像是美俄之间的媾和,没有乌克兰、欧洲的参与注定要失败。
俄乌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乌克兰战争将在不到一年内结束,将给各方180天的时间。
24小时、180天,不到一年,特朗普夸下的海口太多,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2、泽连斯基拒绝背后交易,呼吁欧洲建立自己的军队
2月15日,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论坛发表演讲,泽连斯基特别强调,旧时代已经结束,美国不视欧洲为合作伙伴,欧洲不能再依赖美国,欧洲必须与乌克兰一起建立自己的军队。
泽连斯基还表示:“美国副总统万斯明确表示,欧洲和美国之间数十年的旧关系即将结束。从现在开始,情况将有所不同,欧洲需要适应这一点。
泽连斯基还强调,乌克兰绝不会接受背着我们或没有我们参与而达成的交易,同样的规则应该适用于整个欧洲:没有乌克兰就不能做出有关乌克兰的决定,没有欧洲就不能做出有关欧洲的决定。
泽连斯基在演讲中多次获得掌声,结束后获得全场起立再次向泽连斯基致敬,与万斯演讲仅有3人鼓掌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立场还是很坚定的,支持乌克兰赢得胜利仍然是主流,无论有无美国支持。
3、欧洲开始联合行动
2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抨击美国副总统万斯会见德国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强调美国不能干涉德国选举。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表示:“美国新政府的世界观,与我们是不同的,这是一个无视既定秩序、无视既定伙伴关系和彼此信任的政府。我们无法改变这一点,但是我们必须接受它,并与之打交道。
最有可能出任德国总理的梅尔茨在谈到德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时表示:“欧盟内部明显缺乏德国的领导力,完全同意所有要求德国发挥更多领导力的人的意见,坦率地说,我愿意这样做。“
2月16日,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欧洲外长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欧美关系和对乌政策。
欧盟外交负责人卡拉斯表示,欧盟外长将讨论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以及乌克兰战争,敦促成员国落实欧盟即将出台的增加防务支出的措施。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必须增加开支,启动国防投资 “免责条款”。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表示,同意冯德莱恩关于欧盟必须将军费增加到GDP3%以上的建议。
法国总统马克龙召开欧洲领导人于2月17日在巴黎参加紧急峰会,商讨加快欧洲防务自主对策。
峰会以“魏玛三角++”形式举行,包括法国、德国、波兰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攻击欧洲之后,欧洲开始行动了。
过去几十年,法国多次提出组建欧洲军队、减少对其他国家能源和资源的依赖,实现欧洲独立自主,一直遭遇反对,如今,特朗普“电击”欧洲,欧洲也该做出应对了。
特别是法国一直想重塑欧洲大国的形象,如果德国不发挥领导作用,那么法国将当仁不让。
此前,北欧-波罗的海领导人(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冰岛、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和瑞典)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坚定地支持乌克兰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支持乌克兰战胜俄罗斯。
泽连斯基与德国总理肖尔茨、潜在总理人梅尔茨举行会晤,双方同意继续共同努力加强欧洲。
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在与泽连斯基会晤时表示:“乌克兰即使不能加入北约,至少也应该享有与北约成员国同等的安全保障。”
泽连斯基与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会晤,瑞典强调将支持乌克兰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
欧盟委员会全体成员将于2月24日,俄乌全面战争爆发三周年之际抵达基辅,以宣誓对乌克兰的支持。
乌克兰国防公司和法国军工企业 “泰雷兹”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企业,专注于提供先进技术解决方案,以增强防空、雷达、电子战系统、战术通信和光电系统。
泽连斯基与莱茵金属首席执行官阿明·帕佩格讨论扩大合作的问题。
捷克表示,已经向乌克兰提供160万枚炮弹,还将继续发挥作用。
七国集团(G7)同意将进一步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与未来谈判联系起来,重申“坚定支持乌克兰捍卫其领土完整”。
在特朗普与俄总统普京通话后,以及未开始谈判就宣布结果,万斯在慕尼黑安全论坛的争议性演讲之后,欧洲领导人已经面对现实,开始迈出联合行动的第一步。
没有美国援助,乌克兰赢得公正和平的时间、代价无非长一些,欧洲不会放弃乌克兰,坚信胜利属于乌克兰。
4、战场最新消息
过去24小时是战争最难的一天,俄罗斯受到和谈“鼓舞”,在多个战线发起进攻,前线发生261次战斗,主要集中在波克罗夫斯克、库拉霍夫和大新西尔卡地区,攻击次数比前一天增加近三倍。
乌军给俄军造成重大损失,俄军新增损失1730人,还损失5 辆坦克、84 辆装甲车、11门火炮,无论有没有美国的支持,乌克兰都会继续战斗。
5、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俄外长拉夫罗夫通话
2月15日,俄外交部称,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美方倡议下与外长拉夫罗夫通了电话。
俄外交部表示,双方在当前国际问题上合作的意愿,包括乌克兰问题、中东和其他地区局势。
拉夫罗夫和鲁卢比奥重申,他们愿意共同努力,恢复两国间对话。为俄美峰会做准备。
而美国国务院表示,国务卿鲁比奥重申了特朗普总统致力于结束乌克兰冲突的承诺,美俄双方还讨论了在其他双边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特朗普政府确实在努力将美俄关系正常化,乌克兰已经不重要,欧洲是不是还很重要,尚不确定,但欧洲显然已经开始行动。
特朗普的乌克兰政策本质是绥靖,是逼迫乌克兰、欧洲接受美俄谈判的结果,至于乌克兰、欧洲的利益并不重要。
用商人的逻辑去处理国际事务,是不是短视,会不会很致命,会不会引发世界格局剧变,已经不言而喻。
将2025年的特朗普比做1938年的张伯伦其实一点也不为过,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议会斥责张伯伦的绥靖主义那样:“在战争和耻辱之间,你选择了耻辱,但到头来,你还是要选择战争。”
特朗普的绥靖政策终究会失败,乌克兰并不会因为没有美国援助而放弃信念。
尽管泽连斯基很难,乌克兰很难,但他们仍将战斗下去,因为退无可退,未有战斗到底。
1089天之后,乌克兰仍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