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大学生乔装成领导视察校园的视频在全网爆火。
镜头中一名矮个子同学身着行政夹克,端着水杯,被簇拥在校园里走走停停。
那指点江山的作派,连原本坐着休息的食堂阿姨,看到后也都抓紧起立迎接,好似真的领导到来。
(一行模仿的学生身着行政夹克,看起来有模有样,颇像领导)
不仅如此,同行的伙伴也不忘身穿行政夹克,还有摄像机全程跟拍,任谁看了都会觉得真假难辨。
原本稚气的长相,为何在身穿行政夹克后,就会如此像领导?以至于校方亲自对接视频中的学生,减轻该事件的影响。
与其说是学生演技太好,倒不如说是这套行政夹克官气太重。
那么一套衣服就显示出一身的官气横秋,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习惯?
一件衣服,一种身份的象征行政夹克的官气,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
秦朝一统六国后,为了方便管理,制定出全国通行的各种政策,其中就包括衣冠服制。
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五德终始学说,秦代表水德,颜色属黑。
故衣冠服制规定,黑色为最尊贵颜色,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使用,秦朝皇帝的龙袍也使用黑色。
(影视剧中,秦朝皇帝所穿龙袍都以黑色调为主,威武庄严)
至于平头百姓,则规定“皇帝着龙袍,平民着素色”。
服饰颜色的差别,为秦朝注入等级色彩。黑颜色的衣服只有当官从政才能穿,浅白色则多为无名之辈。
久而久之,黑色在秦朝就成了权力的代名词。
秦朝短暂统一后而又覆灭,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很多制度为后世所借用,衣冠服制就是如此。
如“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唐朝规定,官员五品以上穿红色官服,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朱紫即为权贵,象征着出众地位。
(除了唐朝,后世也多以红紫为贵,上朝的高官多身穿红紫官服)
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为唐代作品,白居易所穿青衫是为九品官官服,青衫也多用来代指地位低下,官职卑微。
不止于唐朝,朱紫在历朝历代都是达官显贵才能穿,青色多由小官穿戴。官服颜色不同,象征的身份地位自然不同,森严的等级也越发显著。
服色只是衣冠服制的一方面,还有更严格的一面——服制。
谈及服制,最有名的便是清朝的顶戴花翎和补子。
官职不同,帽子上的顶珠和补子也各不相同。拿一品官员来说,顶戴花翎的顶珠要用红宝石,补子则分文武,文官为仙鹤,武官为麒麟。
(图中为清朝一品文官,我们是通过官服上的仙鹤补子看出的)
各朝代通过衣冠服制来区分文武百官,规划等级,虽然方便了管理,但服色服制所带来的尊卑贵贱,却牢牢附着其身,高官贵族服饰上衍生出的官气,再也无法泯灭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也难有改观。改革开放后,随着新思想一起涌入的,还有新事物。
国外更利于上班工作的西服,悄无声息间占领市场。无论是版型还是面料,西服所展现出的自如和便利,已经远超中国之前的工作服。
西服多为白衬衫配黑色外衣,既简洁又耐脏,在成为都市白领的首选后,又被赋予打工人的象征。
顾名思义,人们在看到西装革履时,总会和打工人联系在一起。和真正的大老板比起来,他们缺失松弛感,没有足够强大的气场,有的只是束缚在西服里的局促和不安。
(简洁有力的西服,既方便,又耐脏,成为打工人的首选实至名归)
等到了21世纪,西服开始成为保险销售的专属,“行政夹克”开始渐入视野。
行政夹克一开始并不这么称呼,人们喜欢称其为夹克衫。
夹克衫穿脱方便,且颜色多暗沉,十分适合办公用。
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能看到办公室里,领导往往是白衬衫配行政夹克,干净利落,又派头十足。
又一次地,行政夹克成了官员标配,几乎人手一件,而它也顺理成章变成新一代权力身份的象征,让人们在看到它时,不自觉就会感到官气十足。
其实一次次的服装变迁,多是因为便利性和实用性。在高效办公的同时,兼顾美观和方便,自然人人都喜爱这样的办公服。
至于衣服上的官气,则和干部领导本身脱不了干系。
我们见多了领导穿行政夹克,心中便会把夹克和干部气质挂钩。
就算日后的官服换成某品牌大衣,也定会被调侃成“行政大衣”吧。
一次爆红,不同声音的出现这次视频的爆红,对于拍摄视频的学生来说,也是意料之外。
据拍摄者本人所言,他们是为了蹭热点“要穿得不像一个孩子”,没想到视频爆火,竟成了全网讨论的焦点。
这次爆火,在带来关注的同时,也涌现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有人说,这样表达调侃并不好,学生在学校食堂,教室等敏感地方进行模仿,颇有钓鱼执法的样子。
但也有人说,学生敢于模仿,也敢于发布视频,是对当代作风的一种讽刺,也是一种监督。
无论哪种声音,都充斥着人们的好奇和兴趣,那为何大众会对这件事这么上心,这些声音又该作何理解呢?
说到底,人们之所以重视,无外乎关切其身。
之前在互联网上,同样的视频爆红:
一辆外地来新疆旅游的汽车深陷泥潭,正当束手无策时,路过的三名新疆大叔伸出援手,众人合力让汽车脱险。
事后旅游的男子想要感谢,问道:“你要钱吗?”
大叔连连摆手,表示不要。
但随行女子过意不去,再次问道:“要钱吗?”
大叔还是摆手。
可能以为当地牧民电子设备不发达,于是男子打算回车上取现金,并再次问道:“要多少钱?”
大叔依旧摆手,但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一边说着:“钱,不用。”
一边掀开衣服,露出自己的党徽。
视频中党徽一亮,立马引起赞叹,很多人在看到这一幕时也纷纷动容,感慨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干部。
(视频中大叔一亮党徽,纷纷引起大家的惊呼和赞叹,这样的干部谁不爱!)
虽然大叔常年在草地驰骋,衣服看起来破破烂烂,但此刻在观众眼里,却显得那么高尚。
衣服好坏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切实行动才是关键。
新疆大叔名为阿布都加帕尔,98年就入了党,迄今已有25年党龄。
他是木吉村四组队长,维护基层秩序,还协助边境派出所维护边境稳定。
受工作影响,大叔常年骑马,暴露在风霜中,衣着和外表自然不在意。
但他却始终记着为人民服务,村里谁有了问题都找他,热心肠的他也是来者不拒。
正是这样的他,碰上了需要帮助的旅者。搭把手的事,让他被拍成视频,火遍全网。
而他却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家人遇到困难,我们伸出手拉一把,哪能提钱的事?”
衣着陈旧,而大叔的心却依然炽热,为着人民和信仰,熊熊燃烧。
亮党徽的视频引起大家共鸣,是因为人们看到领导的责任;模仿领导视频的热议,则是人们对不称职领导的调侃。
(校方并没有责罚学生,反而正确引导,这样的处理令人暖心)
不同声音,有不同意见。网友所说视频是为了讽刺,我颇为赞同;网友反对表演场地不当,我也有所思考。
虽然出现在食堂教室等地,影响到学校运转,但我认为无伤大雅,能引起人们反思的艺术,就是好艺术。
当然,学校的处理也令人满意。并没有对这些同学通报批评,反而认为蹭蹭流量无可厚非,还进行了正确引导。
一次模仿,引起千万浪潮一次简单的模仿,在全网爆红后,引得千万网友争相拍摄。
有人穿上行政夹克,梳起背头,大大方方走进校园,保安不仅不拦,还敬礼致意;有人端起保温杯,戴上方框眼镜,在校园操场上一走,就收获一片老师好、领导好。
为什么模仿的人越来越多,就像浪潮一般,止也止不住?
我想,可能是好奇心作祟。看到别人稍微打扮就能引来尊重,很多大学生也是耐不住性子,纷纷尝试了起来。
但我们再往深处思考,模仿领导,是不是出于无奈的过往。
小时候上学,看到领导来视察,无论校长老师还是学生,都恭恭敬敬,表现积极,给我们心里留下尊重领导的印象。
这当然无可厚非,尊重长辈,尊敬领导,这些都是晚辈应该知道的礼仪,既是敬他们为社会做贡献,也是敬他们为人民尽责任。
但有的人,三分人样尚未习得,七分威风栩栩如生。没有硬性实力,却把颐指气使学得有模有样。
涉及问题处理,总是“打太极”。空话套话说了不少,一到实际解决,哪个也没了动静。
去年春晚,沈腾马丽表演的《坑》就可见一斑。
面对影响居民生活的大坑,沈腾身为人人尊敬的领导,非但不解决,反而能推则推,永远在搪塞。
当身为更高层的领导马丽前来视察时,不幸掉进大坑。马丽本想去当地办公室反馈,谁知沈腾把她错认成普通群众,说什么也不肯去修大坑。
但当马丽拿出手机记录的时候,沈腾立马换了副面孔。嘴里说得天花乱坠,就连行动都殷勤了起来。
无奈之下,马丽只好亮出身份,这才结束这场闹剧。
(春晚小品《坑》就讽刺了当代某些不作为,为民干实事才是正道)
一个小品,折射出现实种种。
看到这样一个模仿浪潮,自然是在好奇心的半推半就下,也学起领导的派头,别人看是可喜,但自己回味只觉可悲。
让行政夹克回归衣服本质这两天沸沸扬扬的模仿领导事件总算冷了下来,静下心来看,发现人们在乎的无非是衣服本身。
一件小小的夹克,却能蕴含这么大威力,谁见了都有所忌惮,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但再一想,膨胀异化的并非夹克。若是能对其背后的行为进行规范,那衣服还是衣服,夹克也只是夹克。
让行政夹克褪去“官气”,才能回归衣服本质,重回大众视野。
-END-
【文|晨曦】
【编辑|长庚】
头秃点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