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药大学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所中医高等院校,建立于1956年。1995年与河北医学院等合并组建为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4月恢复成立河北中医学院。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有一所。2014年10月,成为河北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部共建高校。2014年11月,成为第12所河北省省属重点骨干院校。2023年更名为河北中医药大学。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北省中医院由河北医科大学划归河北中医学院,成为河北中医学院下属事业单位。(此时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由河北省中医院代管)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后,河北医科大学仅剩余校本部(中山东路)和东校区(建华大街,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校区)。
同年(2013年),以河北中医学院名义独立参加高招计划内招生。
2013年9月8日,河北中医学院成立暨开学典礼在河北中医学院校本部-杏苑校区举行[1],河北中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孔祥骊任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后首任院长(校长),王洪担任河北中医学院首任校党委书记。河北中医学院(恢复)成立时下设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5个二级学院及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4个其他二级单位。2013年12月,根据《中共河北中医学院委员会关于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管理体制变更的通知》,下属事业单位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由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代管改为河北中医学院直管。2014年5月-7月,河北中医学院(恢复)成立以来,完成首次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2014年6月,河北省教育厅转发省编办《关于设立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的通知》,通知同意依托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设立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由河北中医学院管理,撤销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所需编制和人员从原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整体划转。2014年10月15日下午,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共建河北中医学院协议,时任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代表双方签约,河北省省政府特邀咨询孙士彬参加签约仪式,副省长许宁主持签约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积极配合河北省政府将河北中医学院列为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共同促进河北中医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中医药高等院校。河北中医学院成为第4所地方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部共建大学。2014年11月24日,河北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将河北中医学院列为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的批复》冀教高【2014】54号文件,经研究并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河北中医学院列为河北省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成为第12所河北省省属重点骨干大学。2016年5月,河北中医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成立,成为第2个教学部、第10个二级单位。2017年9月29日,河北省卫计委、河北省教育厅在河北省安国药材种植试验场(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召开大会,宣布河北省安国药材种植试验场并入河北中医学院。2018年6月25日,河北中医学院祁州校区(原河北省安国药材种植试验场)正式挂牌成立。河北中医药大学时期(2023-)202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北中医药大学。学校概况校区河北中医学院(橘泉校区)
河北中医药大学拥有4个校区(截至2023年6月):
1.杏苑校区(校本部)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鹿泉经济开发区杏苑路3号,邮政编码:050200。原石家庄卫生学校(河北医科大学西山校区)校址,占地439.6亩(293068.13平方米)。2005年正式启用,2009年成为河北医科大学西山校区,2013年成为河北中医学院杏苑校区(校本部)。学校校级机关和5个二级学院和教辅、科研机构主体和学校所有本、专科学生位于此校区。
2.橘泉校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路326号(前为新石南路24号),邮政编码:050091。即前河北医科大学西校区(1995-2013),原河北中医学院(1979-1995)、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1995-2013)校址。1983年7月建成启用,1995年成为河北医科大学西校区,2013年成为河北中医学院橘泉校区。学校的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处)、继续教育学院、国医堂位于此校区,图书馆、实验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后勤管理处、研究生学院的主体机构和人员和硕博士研究生位于此校区。
3.祁州校区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保衡南大街99号,邮政编码:071000。原河北省安国药材种植试验场(1949-2017)。2017年9月29日,河北省安国药材种植试验场并入河北中医学院,2018年6月25日,河北中医学院祁州校区正式挂牌成立。
4.东垣校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东路389号,为临床教学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