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马英九,越来越活成了笑话。
头段时间,马英九的基金会还说,马英九今年将再次访问中国大陆,并形容这对两岸交流的正面性是不可取代的。
这不,马英九基金会搞得所谓两岸交流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马英九基金会去年年底邀请大陆高校师生访问台湾,奥运金牌得主马龙、杨倩等人获邀到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当时同团学生提及中华台北队在世界12强棒球赛夺冠时,致贺用的“中国台北队”“一起为祖国努力”等词语引起台独分子批评。
台湾移民署就此约谈台湾地区前酋马英九,台湾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称,准备祭出行政处分,马英九基金会恐于半年至五年一定期间内,不能再申请类似交流活动。
瞧瞧,下台以后处处对台独当局陪笑脸、小心翼翼充当变色龙的马英九,照样没躲过台独当局的政治迫害。
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定性为政治迫害呢?
大陆学生说到“中国台北”一词,没有一点问题,现在的台湾地区当局名义上还在使用“中华民国”的称号,“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阶段,也属于中国的一部分,那么台北怎么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呢?
现在的台独分子虽然窃据台湾地区的行政管理权,也不敢公开打出“台湾独立”的旗号公然分裂祖国。既然是这样,“中国台北”不论是在大陆和台湾都是合理的说法,为什么台独当局非要专挑马英九下手呢?这不是政治迫害是什么呢?
说到底,台独分子不能容忍马英九以前台湾地区之酋的身份从事宣传祖国统一的事业,哪怕马英九基金会仅仅是装样子也不成。
现在大家早已看透,马英九在台上不积极促进祖国统一,盲目坐视台独分子做大,甚至造成民进党篡夺了国民党的执政地位,马英九之过甚大。
下了台的马英九,为了刷存在感,又拿起促进两岸交流的幌子回到大众视线中来。一开始,海峡两岸的爱国志士还对马英九抱有一丝希望,希望他能以在野身份为祖国统一作出一定贡献。
但这些年来,马英九方面虽然有一些动作,但在促进祖国统一方面毫无建树。这些年来,台独分子在台湾日益做大,几乎看不到马英九做出了什么样的有效影响。
马英九在台上时没有为祖国统一迈出关键的一步,这是他的历史污点。待他下台以后,应该首先反思自己那套“不统、不独、不武”的说辞根本上就是“暗独”,应该摒弃这种思想;然后动用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推动民间促进祖国统一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而且还应该在祖国统一事业中作出实质贡献——投资报效大陆乡土,或者帮助解决大陆嫁到台湾的女性被歧视的问题,或者帮助大陆企业在台湾受到公平贸易对待等。
说到底,马英九在民间,原本有许多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可以去做,但他并没去做有实质意义的事情。
这些年来,马英九搞得都是些不咸不淡的工作,看起来好像很热闹,其实几乎无用。
就拿这回“中国台北”的说法,明明是台独分子欺负到马英九头上了,马英九是怎么说的?马英九说——陆生在接受台湾媒体访问时,脱口说出“中国台北”队是大陆地区普遍的用语。他相信绝大多数的台湾民众都会相信,当时她并没有贬抑台湾的恶意,而且是真心恭喜。
瞧瞧这语气是多么软弱!这表明他骨子里也是认为大陆学生说的不对,是在大陆说惯了以后的“口误”。其实正确的做法不应该是马英九通过曲解为大陆学生的说法找台阶下,而是应该旗帜鲜明地支持大陆学生的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说法,而且要把这种说法正确表述为“中国台湾省台北市”!

当然,马英九也打了几句官腔——他要借此呼吁赖清德政府,不要用政治力量与行政手段阻断两岸青年交流的珍贵机会,这对两岸的和平稳定不利,也不符合台湾民众的利益。
他说这两句柔弱无骨的软皮蛋话有用吗?当然没用。他在台上都不敢辣手处理台独分子陈水扁,下了台影响力这么小了还怎能对台独分子起作用?
我猜,以“马娘娘”的软糯性格,进了台湾移民署,想端端前台湾地区之酋的架子,可惜人家不理;然后自觉无趣,垂手低头站在人家面前听训,然后小声嘟囔“大人说的是”;最后再鼻涕一把泪一把恳请放过马英九基金会,好让他再有机会到大陆表演。
什么,你们觉得我对马英九的描述太过不堪?
其实我对马英九的精神状态描述非常精准,这是个极端利己主义的骑墙头分子——他在台上不主动推行祖国统一的政策,是害怕台独分子在台下捣乱,美日等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域外势力刁难他,他要平稳保住权位,不敢在推动祖国统一问题上表态;他在台下却口头表示支持两岸统一,组织两岸交流活动,这是要在大陆挂个号,将来在台湾省回归之时挂个职务。
现在,马英九的小算盘其实大家都已看透,他只要不公开支持台独,我们也不必过多计较。但台独分子连这点颜面也不给马英九留,因为一个“中国台北”的说法就把马英九按到地上狠狠摩擦了。
若是马英九借此机会抗争到底,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分子的小题大做,公开要求台独当局改弦更张,放弃阻挠两岸交流的政策,鼓励两岸人民自由往来,回到促进祖国统一的立场上来,也算是做出一件有意义的大事。
但是马英九肯定没有这种胆略,他不妨退一步学习一下老马家的两位名人,走实业报国之路——马汉,提出“海权论”,为美国崛起做出了贡献;马斯克,通过效率部督促美政府裁员,为美国再次伟大做出了贡献。
马英九应该以这两位马家贤哲做榜样,回家认真练字,写好“憂鬱的臺灣烏龜”,创制“马体字”,为中国书法做出点贡献,这也算是实业报效——马英九这样做就不会干扰大家的统一视线了,让真正在为祖国统一作贡献的台湾人士崭露头角。
马英九不要小看我的建议,一把毛笔字写好了,台湾回归以后干个文史资料员,相信大家还是不会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