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又一巨头大裁员,赔偿N+9

开开案例 2025-03-02 05:16:40

2月26日,北京乍暖还寒,奔驰中国的会议室气氛更是降至冰点——裁员风暴来袭。

裁员风暴

据内部人士透露,奔驰中国当日紧急约谈员工,宣布启动裁员计划,比例高达15%,涉及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及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两大核心板块,研发体系则暂时幸免。被裁者中,多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资深员工,工龄普遍五年以上。

这一刀,砍得精准而残酷。

奔驰2024年财报显示,其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7%,仅68.36万辆,退回五年前水平;全球息税前利润(EBIT)更是缩水31%,净利润同比下滑28%。

销量与利润双杀之下,裁员成了最直接的止血钳。奔驰集团CEO康林松直言:“我们必须更快、更精简、更强大。”

但这场断臂求生的戏码,却因一份“N+9”的赔偿方案,意外点燃舆论——有人称之为业界良心,也有人嗅到了资本寒冬的血腥味。

“N+9”,这个数字足以让国内打工人欣羡不已。

按奔驰方案,被裁员工可获(工作年限+9)×月均工资的补偿;若未来两月未入职新公司,额外发放3月和4月工资,最高可达N+11。

对比《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N+1,奔驰的出手堪称阔绰。奔驰为何宁可支付高额赔偿也要火速裁员?

答案隐藏在财报里。

全球营收仅下滑4.5%,但是净利润却缩水28%。对于此,奔驰将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市场销量减少、净价降低和不利的车型组合等因素影响。

当电动化转型迟缓遭遇自主品牌围剿,当品牌溢价神话被中国造车新势力们击穿,奔驰不得不以“裁员换时间”——用短期成本换取长期战略调整的空间。

而N+9高额赔偿背后的“体面”,更像是一场精算:用高于市场标准的赔偿堵住舆论之口,同时避免劳动仲裁引发的更大风险。

毕竟,被裁的多是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若处理不当,舆论反噬更加猛烈。

车市变局

奔驰裁员绝非孤例,而是整个中国豪华车市场震荡的缩影。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比亚迪、问界等品牌在30万元以上市场撕开缺口。反观奔驰,纯电车型全年交付量为18.51万辆,同比大跌23%,纯电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仅为9.3%,在中国市场更显乏力。

燃油车时代靠品牌光环躺着赚钱,但新能源赛道需要技术、效率和用户思维,而这恰恰是奔驰的短板。当“油改电”策略失灵,当智能化赛道落后,传统豪华品牌的护城河正在崩塌。

奔驰的“裁员风暴”本质是一场保利润的豪赌。

日前,多家德国媒体报道,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了到2027年降低50亿成本的目标,到2025年底将达到这一目标的一半。中国区裁员只是全球行动的一环。

与此同时,奔驰2024年的研发支出已高达97亿欧元,预计在2025年也要保持在这个水平上。从去年开始,其研发支出重点投向MB.OS智能座舱系统、模块化电驱平台及柔性化生产体系,占比超60%。同时,奔驰宣布未来三年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包括2025年量产的无图L2+智驾系统、续航标杆的纯电CLA,以及本土化智能座舱功能。

这种“一边裁员一边烧钱”的策略,暴露了传统车企转型的纠结:既想保住燃油车利润,又不敢放弃电动化未来。

但市场留给奔驰的时间不多了。

中国新能源品牌已从“性价比”转向“质价比”,蔚来ET9、理想MEGA等车型直接杀入50万+市场,而奔驰EQ系列仍困在“油改电”的泥潭中。

更致命的是,奔驰引以为傲的经销商网络正成为负担——低效网点合并、渠道革新势在必行,而这正是销售体系裁员的深层动因。

裁员能救奔驰吗?

有业内人士直言,“裁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奔驰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

短期来看,裁员能缓解财务压力,但销售体系动荡可能加剧销量下滑;长期而言,若无法在智能化、本土化上突破,奔驰或将重蹈诺基亚的覆辙。

此次奔驰中国裁员背后,更值得警惕的是行业连锁反应。

有分析指出,宝马、奥迪或将跟进裁员。当BBA神话褪色,一场围绕成本、效率与创新的生死竞速已然开场。

“N+9”背后

相比产业变革,打工人们更关注的是高额赔偿。

“N+9”刷屏背后,是打工人们的五味杂陈:羡慕与焦虑交织,体面与无奈共存。

有网友调侃:“原来裁员也能成为‘别人家的公司’。”

但鲜少有人追问:为何赔偿方案优渥的,总是外企?国内车企对标奔驰S级时,是否也该对标其对员工的“最后一程温情”?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即便如奔驰这般慷慨,依然难掩资本逻辑的冰冷。被裁员工多为五年以上资深员工,他们曾是企业扩张期的功臣,却成了转型期的成本。

当康林松在财报会上畅谈竞争力,这些个体的命运,不过是PPT上一串被优化的数字。

奔驰的裁员,是一面时代的棱镜,折射出了三个残酷真相:

没有永恒的巨头,只有适者生存的法则:电动化浪潮下,传统车企的傲慢与迟缓,终将付出代价;

商业的体面永远服务于利益:高赔偿是权衡风险后的最优解,而非道德自觉;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大变革时代,打工人的安全感从未如此脆弱。

0 阅读:0

开开案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