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抵御消极影响
得到更多的渴望、担心错过的恐惧、与他人比较的倾向、群体的影响以及对胜利的期待一这些因素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它们对大多数投资者和声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结果就寻错误一顿繁的普遍的不断重复发生的错误。
保罗,约翰逊:这极好地描述了大多数投资者面对牛市时的压力一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很少有人能对此免疫。
无效性 —一错误定价、错误认知以及他人犯下的过错—一为优异表现创造了机会。事实上,利用无效性是保持卓越的唯一方法。为使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你应该站在与那些错误相承的一边。
为什么会产生错误?因为投资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人类是受心理和情感支配的。
克里斯托弗·戴维斯心理与反常情绪能够影响机构投资者做①消极的决策。
许多人具有分析数搭所需的才智,但是很少有人能能更加深刻地看待事物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换句话说,很多人会通过分析得出相似的认知结论,但是,因为各自所受的心理影响不同。他们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所采取的行动各不相同。最大的投资错误不是来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来自心理因素。投资心理包括许多独立因素、本章将一一进行探讨。但要记住的关键一点是,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错误决策。它们大多归属“人性之列”。
霍华德·马克斯:心理作用对投资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多数崩溃来自投资者心理造成的市场波动。当这些力量推动市场至泡沫过度或崩溃时,就会为拒绝绝高价持有、坚持低价买进的顶尖投资者创造更高的盈利。抵制这种负面力量是有必要的。
第一种侵蚀投资者的成就的情感是对金钱的渴望,尤其是当这种渴望演变成贪婪的时候。大多数人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有些人将投资视为一种智力训练,或将投资视为显示自身竞争的手段,而对他们来说,金钱也是衡量成功的标准。金钱本身可能不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但它是人们拥有的财富的计量单位。不在乎钱的人通常是不会进行投资的。)
努力赚钱并没有错。事实上,对利润的渴望是驱动市场及整体经济运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危险产生于渴望变成贪婪的时候。对于贪婪,韦氏词典将其定义为“对财富或利润过度的或无节制的、通常应受谴责的占有欲”。
贪婪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它强大到可以压倒常识、风险规避谨慎、逻辑、对过去的教训的痛苦记忆、决心恐惧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令投资者远离困境的要素。反之,贪婪时常驱使投资者加入逐利人群,并最终付出代价。
贪婪与乐观相结合,令投资者一次又一次边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策略,高价购进热门股票,并在价格已经过高时抱者增值期塑,继续特股不放。事后人们才发现问题所在:期望是不切实际的,风险被忽略了。
、《化后知后觉为先见之明(即,他们在想什么)》,2005年10月17日
与贪婪相对应的是惑惧。我们必须考虑的第上个心理因素。在投资领域,这个词并不代表理性的、明智的风险规避。相反,忍惧就像贪婪一样,意味着过度。因此恐惧就像贪婪一样,意味着过度。因此恐惧更像是恐慌。恐惧是一种过度忧虑,妨碍了投资者采取本应采取的秋极行动。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惊讶于人们为何那么轻易就自愿终止怀疑。因此,我要讨论的第三个因素就是人们有容易放弃逻辑、历史和规范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人们愿意接受任何能让他们致富的可疑建议…只要说得通就行。对此,查理·芒格引用德摩斯梯尼的一句适做了精彩的点评:“自欺欺人是最简单的,因为人总是相信他所希望的。相信某些基本面限制因素不再起作用,因而公允价值不再重要的信念,是每一个泡沫以及随之而来的崩溃的核心。
在小说中,自愿终止怀疑为我们增添了乐趣。在看《小飞侠》时,我们不想听到坐在旁边的人说“我能看到那些线”(即使我们知道线就在那儿)。虽然知道小男孩不会飞,但是我们不关心这些,我们坐在那里纯粹是为了娱乐。
但投资的目的是严肃的,容不得玩笑,我们必领持之以恒地警惕在现实中无效的东西。简而言之,在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深能怀疑......怀疑不足会导致投资损失。在事后剖析金融灾难的时候,有句话屡次出现:“好到有像是真的”和“他们想什么”。
化后知后觉为先见之明(即,他们在想什么), 2005rh 10月17日;
是什么让投资者迷上这样的错觉呢?答案通常是,投资者往在贪婪的驱使下,轻易地拼弃或忽略了以往的教训。用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的话来说,是“极端短暂的金融记忆”使得市场参与者意识不到这些模式的复发性与必然性。
当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时(有时仅仅相隔几年),通常会被年轻的、永远超级自信的新一代当作金融领域以及更广阔的经济领域的创新发现而受到追捧。在人类的活动领域内,历史的作用可能很少像在金融领域内这样无足轻重。既往经验作为记忆的一部分,被斥为“缺乏敏锐洞察力、认识不到当前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的人们的原始避难所”而而遭到摒弃。(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金融狂潮简史》,纽约:维京出版社,‘1990)
乔尔·格林布拉特:我犯过的许多错误都是以犯过的响样的错误一它们每次看起来都略有不同,其实只是同样的错误改头换面而已。
对于人们逐渐深信不疑的、能够带来无风险离回报的、万无一失的投资一必然的成功或免费的午餐一很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当市场场、个休成一种投资技术获得短期高额收益时,它通赏会吸引人们的过度(育用)崇拜。我将这种获得新额收益的方法称为“银弹”。
投资者永运在寻找银弹,也称其为“圣杯”或“免费的午餐”。人人都想要一张无风险致富的门票。很少有人质疑它是不存在,或者为么他们应该得到。无论如何,希望永远在滋生。
然而银弹并不存在,没有任何策略能够带来无风险的高收益章。没有人知道所有答案,我们只是人而已。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就许多其他的事物一样,获得意外利润的机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的。相信银弹存在的信仰终会导致灭亡。 《现实主义者的信条》,2002年5月31日
乔尔·格林布拉特:记住,如果理论(像谣言一样)缺乏这一事实基础,一开始就不会有人相信它们。
是什么促成了银弹信仰呢?最初,通常存在一定的事实基础,这一事实被发展成冠冕堂皇的理论,信徒们开始四处游说。随后,这一理论带来了短期利润,无论是因为理论本身确有一定价值,还是仅仅因为新信徒的购买行为推高了目标资产的价格。最后会出现两种表象:第一,存在一种获得必然财富的方法;第二,方法的效力引发狂热。就像沃伦·巴罪特于2010年6月2日在国会上所说的那样:“居高不下的价格就像是一剂麻醉剂,影响着上上下下的推理能力。”但在事后一爆发之后一这种狂热被称为泡沫”。
第四个造成投资者的错误的心理以素是从众(即使群体共识存在显而易见的荒谬)而不是坚持己见的倾向。在(市场是怎么失败的》一书中,约翰·卡西迪描述了斯沃斯莫尔学院的所罗门·阿希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所做的经典心理实验。阿希请被测试组对看到的情况做出判断,但是在每组中只有一个人是被测试对象,其他人都是托儿。卡西迪解释说:“这样的设置将真正的被测试对象置于两难境地,正如阿希灰说,‘我们对他施加了两种相反的力量一他自己的感觉,
以及同组人致的群体意见。
真正的受测对象忽略自身所见与同组人保持一致的比值很高,即使其他人明显是错误的。这个实验显示了群体的影响力,它启发我们,应该对群体共识的正确性持保留态度。
“就像所罗门·阿希的视觉实验中的参与者一样,”卡西迪写道,“许多不赞同市场共识的人会感觉受到了排斥。最终,真正疯狂的是那些不懂市球的人。
从众的压力和赚钱的欲望一次又一次地致使人们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性和怀疑精神,将与生俱来的风险规避抛诸脑店,转而去相信毫无意义的东西。这种情况发生得非常频繁因此一定是某些固有因素而不是随机因素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