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渴望联系——而有些人却不渴望

小虫聚焦 2024-08-27 23:13:42

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与他人的联系就在我们的发展、幸福和总体幸福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归属的需求、对成为群体一部分的渴望、对建立有意义的联系的追求是人类经验中的核心部分。这种心理驱动力被称为“亲和需求”,它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决策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亲和需求的进化基础亲和需求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现象,它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进化历史。早期人类通过建立牢固的社会纽带,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衍。成为群体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保护、资源获取的机会以及合作的可能性。这些进化优势被一代代传递下来,使得亲和需求成为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Baumeister和Leary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他们的经典著作《归属的需求:对人际依附的渴望是人类的根本动机》指出,建立和维持稳定、牢固的关系对我们的幸福感至关重要,就像食物和水对我们的生理需求一样重要。这种需求促使我们主动寻求社会互动、建立友谊、维护与家人和爱人之间的亲密联系。

亲和需求的心理效益亲和需求带来了许多对我们总体幸福感有益的心理效益。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就是从群体中获得的安全感和支持。当我们知道有可以依靠的人——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我们面对生活挑战时就会更加自信和安全。

此外,亲和需求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自尊。被他人接受并在群体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能够强化我们的自我认同感。研究表明,那些拥有更高社会联系水平的人往往自尊水平更高,不太容易感到孤独或抑郁。

更有甚者,亲和需求与身体健康之间也有紧密联系。Holt-Lunstad、Smith和Layton的研究发现,与社交关系较弱的人相比,拥有牢固社会关系的人生存几率高出50%。这一影响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群中都是一致的,说明社交联系对整体健康的深远影响。

亲和需求的阴暗面:内群体与外群体尽管亲和需求能够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它也可能在群体成员(内群体)和非群体成员(外群体)之间制造分裂。这种分裂可能导致内群体偏见,我们更倾向于偏爱自己群体的成员,而对其他群体的人持有负面看法。在极端情况下,这种偏见可能演变为偏见、歧视甚至冲突。

社会认同理论解释了我们与某些群体的联系如何影响我们的自我概念,以及这又如何反过来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态度。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会将自己和他人归类到不同的群体中,而这种归类构成了我们的社会认同基础。然后,我们会将自己的群体(内群体)与其他群体(外群体)进行比较,通常会更偏爱自己的群体。这种倾向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行为,包括刻板印象和群体间的冲突。

异类:理解那些不太需要社交联系的人

尽管大多数人有着强烈的社交需求,但有些人似乎对社交的需求较少。这些人往往喜欢独处,或者只维持少数几段亲密关系,而不是去追求更广泛的社交网络。理解促使这些人社交需求较低的原因,可以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行为的多样性提供宝贵的见解。

性格特质与社交需求

研究表明,某些性格特质与较低的社交需求有关系。其中,最为广泛研究的特质之一是内向性。内向者通常比较内敛,喜欢独处的活动,并且可能会在过多的社交互动中感到疲惫。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关系;相反,他们更倾向于深度的一对一交流,而非大规模的群体互动。五大人格特质模型中包括的内向/外向维度,强调了内向者可能对社交刺激的阈值较低,这也是导致他们社交需求较低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与较低社交需求相关的性格特质是独立性。高分独立性的人重视自给自足和自主性,往往更喜欢依靠自己而不是寻求他人的支持。这种特质有助于培养韧性和自我效能感,但也可能导致较少的社交联系以及较低的社交需求感。

文化对社交需求的影响

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对社交联系的需求。在美国和许多西欧国家等个人主义文化中,强调独立、自我依赖和个人成就。在这些文化中长大的人可能会内化这些价值观,并减少对群体归属感和社交联系的重视。这种文化对自主性的强调可能会导致较低的社交需求,因为个体更重视个人目标和自给自足,而非集体关系。

相反,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群体和谐、家庭纽带和社区关系被高度重视。来自这些文化的个体更可能寻求社交联系并维持紧密关系,这反映了更高的社交需求。

人类联系的复杂性

我们的社交需求与塑造这种需求的因素之间的互动,揭示了人类联系的复杂性。虽然我们的进化历史和文化环境推动我们建立联系,但个体差异提醒我们,在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上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对一些人来说,社区和社交互动的吸引力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对他们的幸福和福祉至关重要。而对另一些人来说,独立和独处则提供了另一种满足感。

通过理解并接受这种多样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在社会世界中航行,创造出尊重和重视每个人独特社交需求或不需要社交需求的环境。最终,人类经验的丰富性在于我们能够在归属感和个性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