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一定要“长寿”吗?

建日筑闻 2024-12-05 11:20:56

01城市一定要“长寿”吗?

一场疫情迫使人们去尝试习惯了一种新的日常,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人们开始习惯于线上社交,远程办公;另一方面人们却也更加渴望着亲近自然和面对面的交流,也更为注重身体健康。提及城市生活,“健康”、“生态”、“可持续”、“公共空间”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不知不觉中,无论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还是大环境都以健康、安全作为导向。当我们把目光放在怎么“保养”城市、让它更“长寿”的时候,或许可以跳出这个框架想一想,城市一定要“保养”吗?城市一定要更“长寿”吗?更“长寿”一定更好吗?这是 ArchDaily 全程参与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后引发的思考。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系列在地共创活动(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以“发明生活”为主题,在成都开展了“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主题展览、五场马拉松圆桌、当代剧场演出及一系列在地共创活动。在马拉松圆桌对谈活动的现场中,多位城市规划专家、文化学者、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城市人文价值的见解。其中不乏一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领域的熟悉面孔 ——李虎老师在圆桌中探讨了建筑与公园的关系,在设计文化地标型建筑时,如何平衡建筑与生态以增强建筑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

李虎(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文化跟自然加在一起,才能构成我们现代社会文化的基本部分,大家可能因为文化设施来到公园里边,又或许因为热爱大自然来到公园里,这两件事情一直是同时出现的。我还没有机会专门做个公园,但是我总会把每一个机会变成做公园的机会。”

“举个例子,比如在我们设计的上海的油罐艺术中心项目中,我们就把美术馆跟公园结合起来做,利用做美术馆的机会植入了一个很大的都市公园。”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草坪广场 © OPEN建筑事务所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都市森林 © 一勺景观摄影

Mapping 工作坊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志森则在圆桌中发表演讲,从“社区是什么?”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切入并展开对社区的讨论。

Mapping 工作坊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志森

何志森

(Mapping 工作坊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什么是社区?我觉得社区里一定要有不一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在社区里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参与到生活空间的建设。建设社区就像养植物,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则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列举了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以及外卖员、老人、行人和驾驶员对城市的不同需求。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

“在我们的城市里,很多人行道上都种着整齐的行道树,但真正留给人走的空间非常窄。城市建设首先要关注人的生活,如果我们的城市设计不是为了人的生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学者或是从业者,在马拉松圆桌中带来了十分精彩的表演,分享或是见解 ——成都过载喜剧的单口喜剧演员、外卖骑手蔡师傅(蔡卓毅)以脱口秀的形式戏谑地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如何靠送外卖、讲脱口秀逐步找回生活的平衡,并在过程中重新发现这座城市的温情与自我价值的故事。

成都过载喜剧单口喜剧演员 & 外卖骑手蔡卓毅

蔡卓毅(成都过载喜剧单口喜剧演员 & 外卖骑手):

“我真的建议大家闲的时候可以去试试送外卖。一方面能减肥;另一方面通过送外卖你能跟这个城市更多的人接触,你能发现这个城市许多的好处和有意思的地方。”

长期研究“网红”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以“互联网观察家”的独特视角展开演讲。他指出,Z 世代正在经历一种亲密关系的深刻重塑:从线下的“搭子文化”,到线上直播即时陪伴,再到与 AI 和数字人建立“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就像剥洋葱, 想把软肋剥开给对方看,其实需要经历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而在当下加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越来越难去做这件事了。”

“我个人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不会制造社会问题,但是技术可能会把某些社会问题放大,会把某些社会潮流放大。”

五场马拉松圆桌对谈中,每场分别以一个与城市相关的主题展开,它们的主题分别是“游牧时代,为什么还需要社区”、 “超越经验,被互联网塑造的Z世代”、 “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不抛弃,不放弃’ ”、 “如何给一条街道‘充电’ ”、 “城市怎么更‘长寿’?”。那么,城市一定要“长寿”吗?这个问题源自本次五场马拉松圆桌最后一场的主题,也是在全程听完五场马拉松圆桌不同嘉宾的分享和讨论后 ArchDaily 想要和大家探讨的话题。

成都麓镇

02从“巴适”成都出发:成都的活力源自哪里?

早在距今约 4500 年至 3700 年以前,成都平原已出现被后世称为“宝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聚落中心。而中国的茶业最初也源自巴蜀,由此应运而生的“茶馆”更是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商业空间和公共空间标本。成都人也为自己的茶馆文化感到自豪,当地有句民谚 “一市居民半茶客”。王笛在《茶馆》一书中细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四川茶馆的盛况,作为曾经巴蜀最为流行的公共空间,茶馆不仅是当时人们日常交流信息的“社区中心”,更蕴藏了丰富的日常文化和政治文化。

王笛(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茶馆》作者):

“对茶客来说,闲聊 —— 成都人称‘摆龙门阵’ —— 恐怕是茶馆最具魅力之处。人们在那里可以谈论一切事情。”

虽然茶馆现在已逐渐没落,但它却以新的形式不断地迭代更新,而“喝茶”“闲聊”则像刻在成都人骨子里的基因,始终处处可见。夜里漫步成都街巷,处处能嗅到空气里弥散着的火锅香味,商家把桌椅摆在店外,客家坐在街头,一边吃着火锅一边用川普聊着天。此外成都的商业模式探索也走在全国前列,从 2014 年建成的太古里,到如今的 REGULAR 源野,麓湖 CPI……古老又年轻,形成了成都独有的“巴适”气质。

成都麓湖 CPI 随处可见的座椅 © Yulin

成都麓湖 CPI 随处可见的座椅 © Yulin

REGULAR 源野随处可见的座椅 © Yulin

夜里的成都老街巷 © Yulin

成都麓湖 CPI 里人性化 + 宠物友好饮水设施 © Yulin

在第二届人文城市季启动仪式上,三联生活传媒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在致辞中也谈到了成都在今天中国城中的“样本”意义。这座拥有 2140 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是中国除直辖市外唯一突破 2000 万人口的城市,也是年轻人集聚的热土,14~35 岁的青年人口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他们不仅在骑行绿道、打卡太古里、漫步麓湖的过程中,热气腾腾地“发明生活”,还通过 AI 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的实践为世界注入新活力。城市不只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更是一个能够包容思想、激发创意的场域,而成都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容纳热爱冒险的创客,驱动新的生活创造力,成都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也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可能 —— 这也正是成都的活力所在。

三联生活传媒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

03圆桌对谈回顾:如何让城市更“长寿”?

在马拉松圆桌的第五场开头,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公园北京》作者林峥针对“从人到街道,再到城市,我们生活的城市,怎样才能更长寿?”这一主题带来演讲。

林峥教授从《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北京北海公园切入,将“公园”视为百年来城市发展的一个切面,讲述了城市公园从精英场域到共享空间的身份演变。对公园的想象也是对城市的想象。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日常的可贵,主动地发掘对公园的想象、参与着对公园休闲方式的创造。互联网时代,普通人的线上分享与“二创”赋予了公园新的文化活力;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诸如“城中村”和“九龙城寨”等充满混搭可能性的城市空间中。城市发展从宏大规划的“自上而下”到多元共建的“自下而上”,正经历一场生动的转型。以往强调效率与分区的建设模式,虽构筑了现代化的骨架,却难以捕捉城市肌理中的温度与独特性。而今,这种单向设计正被开放式、多主体的共创机制所取代。以“五条人”为代表的草根美学、大众参与,在今天可以触及“自上”规划的缺位之处,这是一种自发的活力。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峥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峥

接着,几位嘉宾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他们分别是植南门市部联合创始人庄明昱、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腾讯视频副总编辑李伦老师、开场演讲嘉宾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峥以及主持人、三联中读内容总监俞力莎老师。

马拉松圆桌 5「城市怎么更“长寿”」

对谈嘉宾:庄明昱、林峥、李虎、李伦,主持人:俞力莎

林峥(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想要城市长寿,一些旧的城市空间要不要留下来?随着时代大潮看似要被抛弃被清除的城市空间,他们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是只有光鲜亮丽的整齐划一的城市才是城市的终极形态吗?”

李虎(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如何让城市更长寿,我觉得首先是要更健康,所以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让城市更健康。一个城市要健康,它要有活力,活力来自一种自由和让年轻人看到希望,年轻人有希望,城市才有希望、才能长寿。所以我们需要真正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

“但是,健康就会长寿吗?”

李伦(腾讯视频副总编辑):

“比起长寿,我觉得应该先让城市,城市里的人活下来……想要城市长寿就需要‘医生’,建筑师、规划师就像一个城市的‘医生’,但是我可能很难夸一个医生勇敢,所以我承认建筑本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但对于勇敢的设计师,我还是会有些担心的。”

“如果我是城市中的居民,我希望帮我建设城市、造房子的人,是怀着敬畏之心的。”

庄明昱(植南门市部联合创始人):

“我们发现大家在疫情过后对于自然的渴望变得非常急迫,大家想要逛公园,想要亲近自然。关于如何长寿我不太有答案,活得更久一定更好吗?我觉得更好的说法是怎么让城市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峥(左)

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右)

主持人、三联中读内容总监俞力莎老师(左)植南门市部联合创始人庄明昱 (右)

腾讯视频副总编辑李伦

04或许,城市不一定要“长寿”?

当探讨“如何让城市更长寿”这个问题时, 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把 “生态”、“公共空间”、“社区”、“健康”、“活力”等作为了关键词,但最终也无法得出一个很确切的答案,这个问题太宏观,每个人对“长寿”的定义都不一样,然而借此契机,发问和思考正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如果把一座城市想像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问题也许会更好理解一些。当我们在谈论如何让一座城市更长寿的时候,我们很像在探讨:如何让一个人更长寿。那么长寿的前提是健康,健康则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了身体健康,人需要运动,吃健康的食物,换到城市层面则是需要生态,环保,秩序和安全;为了心理健康,人需要交流,和他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换到城市层面则是需要自由和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近来,“公园 20 分钟效应”引发人们的热议与共鸣。《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表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即使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 20 分钟也能让人状态更好……不知不觉中,无论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还是大环境都以健康、安全作为导向。然而, “长寿”不一定快乐,比起小心翼翼地“保养”,也许我们更需要一些勇气,去探索新的模式,毕竟一个城市模式死了,无论是被动地还是主动的,另一个城市模式就会诞生。勇敢一点也许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但也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肉眼可见的物理载体,不断死去,又以新的形式出现,唯有不断注入活力,才能不断延续。

成都麓湖 CPI © Yulin

而“公共空间”在这里则可以被当作一个为人们提供“勇气”的起点。公共空间或许不会让城市更“长寿”,但至少它提供了一个大众可以自由交流的场所,源源不断地汇聚人流和不同的思想,给城市注入活力。就像成都的“茶馆”,发展至今,虽然传统意义上的“茶馆”已逐渐没落,但它为人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了一个场所,茶馆的实体逐渐被替代,然而成都仍然源源不断地出现新的“茶馆”,“茶馆”的实体不长寿,但是它为城市提供了活力,反过来使得自己作为一个“样本”持续被转译重生,这也正是成都可以不断焕发活力的原因之一。

因此面对城市自然而然的衰老,我们或许可以更从容一些,而非不断地延续它的生命使其“长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主动去破坏。著名作家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它的建筑……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部历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当然对于既有建筑和城市如何去保留和保护,这又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了。

成都麓湖 CPI © Yulin

成都麓湖 CPI © Yulin

05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展览

除了 11 月 22 日到 11 月 23 日两天举办的马拉松圆桌对谈活动,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还在成都 A4 美术馆举办了展览“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展览通过构建一个虚拟城市,用艺术装置和互动展品来呈现 100 个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展览现场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展览现场

从难寻的早餐店、变迁的菜市场,到公共厕所的卫生问题,100 个问题覆盖了衣食住行、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每一个细节都反映了城市居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问题的关切。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展览现场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展览现场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展览现场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展览持续到 2024 年的 12 月 10 号。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总策划、三联人文城市及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贾冬婷呼吁观众亲身参与到这场重新发明城市的对话中来。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总策划、

三联人文城市 & 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贾冬婷

贾冬婷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总策划、三联人文城市 & 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

“我们需要重返真实的‘生活世界’,去感受、创造,而非仅仅攫取和占有。”

11 月 22 日 - 12 月 15 日,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也开启了地铁分展场,在成都地铁 8 号线东郊记忆站,举办一场别具匠心的快闪展览 —— “让城市多一平米”。围绕 “1㎡” 的概念,展览邀请市民在繁忙的通勤途中驻足 1 分钟,发现城市生活的无限可能。展览用精心设计的互动装置呈现“怎么办”与“答案”的双向提问,让人们通过墙面上的问题或柱子上的答案重新审视城市的运作与个人的生活轨迹。这一设计巧妙地引导市民将观察融入日常,赋予地铁站公共空间新的文化意义。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地铁分展“让城市多 1㎡”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地铁分展“让城市多 1㎡”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地铁分展“让城市多 1㎡”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通过“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展览,不仅展示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讨论中,为我们共同塑造更美好的城市未来提供了可能。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地铁分展“让城市多 1㎡”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地铁分展“让城市多 1㎡”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地铁分展“让城市多 1㎡”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地铁分展“让城市多 1㎡”

人文城市光谱词典: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

此外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总策划、三联人文城市及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贾冬婷主持发布了《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人文城市光谱词典。2024 年,三联人文城市团队建立了一个以人在城市中的行为和需求为核心的人文城市评价体系,邀请 50 位共创人提炼出 100  个具有人文特质的词条,梳理出 100 个具体可感的案例,汇编成《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人文城市光谱词典,从衣食住行,到养老、生态、教育等 16 个领域,为人文城市的构建提供了参考路径。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人文城市光谱词典 © 三联人文城市

《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人文城市光谱词典也在微信小程序同步上线,每个人都可以登陆去分享自己的案例,留下每个人的观察,留下自己发现的专属词条,探讨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加人性化、友好和活力,让这部词典的内容在所有城市居民的共创中,不断扩充,不断生长。扫码登陆《城市的 100 个怎么办》人文城市光谱词典小程序© 三联人文城市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为带着“发明生活”的主题,完成了一次从思考到实践、从故事到行动的全面呈现。从马拉松圆桌上的思想交锋,到艺术、社区与生活的深度共创,再到遍布城市的串门互动,每一场活动都注入了成都的城市温度和人文想象力。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怎么办”的探索,更是一场关于“如何更好生活”的集体发声。那么,城市一定要“长寿”吗?你觉得城市应该怎么办?

成都麓镇

成都麓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