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不良饮食习惯而死亡的人数多达1100万。
在此背景下,中国饮食问题引发大众关注,其相关因素导致的死亡率竟在全球位居“榜首”!
那么“中国饮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一、中国人到底吃错了什么?
2024年《柳叶刀》子刊发布的一项研究,在对比了20个国家共计127594名年龄在35-70岁的中高龄人群饮食习惯与升糖指数、血糖负荷与糖尿病发病率的关系后,发现我国的饮食模式升糖指数为88.9,是所有国家中升糖指数最高的国家,指出高升糖指数饮食或增加糖尿病风险。
其实这并不是《柳叶刀》杂志首次点名“中国饮食”了!
2019年《柳叶刀》还发布过一个覆盖全球195个国家饮食结构的大规模调查,仅2017年全球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出现不良饮食习惯并最终死亡,而其中来自中国的死亡人数最高,其中我国饮食习惯造成的心血管死亡率为57.99%,癌症死亡率为15.32%,这一比例在全球人口最多的20个国家中也是第一。
那么,是哪些饮食因素或习惯导致这种结果呢?
根据研究公布的15项不良饮食习惯致死风险情况中,大大颠覆了我们以往对错误饮食模式的认知。我们习惯性以为的红肉、高糖高油、加工肉类等不良饮食反而引起的死亡率更靠后,相反高钠饮食、全谷物和水果摄入不足竟然是危害最大的错误饮食。
• 钠摄入量高,也就是吃盐量超标,根据《柳叶刀》建议的每天3克食盐摄入量,我国饮食可以说是超标重灾区。
• 水果摄入不足,几乎在东亚国家中,每天水果摄入几乎没有达到及格标准。
• 精米面主食吃太多,比如常见的白米饭、白面和馒头等我国常见的主食,升糖指数都非常高,加上消化速率较高,容易过量摄入。
二、折寿又伤身的6个吃饭习惯,别再干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不良饮食引起的死亡风险比起吸烟有过之无不及,很多慢性病的出现也和日常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尤其是以下6个错误饮食习惯,吃不对的后果可能比抽烟更可怕!
1、吃饭速度太快
进食速度快,狼吞虎咽,食物可能没有充分咀嚼就进入了肠胃消化,短时间可能给胃肠道增加消化负担,长期可能增加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胃炎等疾病风险,另外咀嚼频率过短,会增加进食速度,短时间内升糖过快,也可能增加3高等慢性病风险。
2、喜欢暴饮暴食
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放纵的进食,会刺激胰液分泌,增加胰腺运作负担,一旦胰管压力超负荷,可能导致胰腺腺泡破裂,进而导致消化液误入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增加胰腺炎症风险,长期可能导致胰腺癌的出现。
3、经常不吃早餐
《食品功能》期刊就曾发布过相关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以及癌症死亡率更高,另外《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也有研究表示,越晚吃早餐,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4、总是烫饮烫食
温度过高的食物会容易烫伤食管粘膜,长期受高温刺激,可能会导致食管发炎,甚至增加食管癌风险。
5、爱吃炸烤腌咸
油炸、烧烤、腌制食品都是可能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一定致癌物,比如苯并芘、丙烯酰胺、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消化道癌症风险。
6、吃变质食物
变质的食物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组胺等有害致癌物质,即使高温煮熟也不一定能完全分解这些有害物质。
三、延申:长寿饮食最好在家吃!
饮食习惯与身体长期健康息息相关,而且越来越多研究发现,饮食吃的好,对延缓衰老,长寿健康也有益处。
尤其是减少外卖,在外就餐频率,《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上就曾刊发过一篇研究,发现每天2顿在外面解决的人比起自己在家做饭的人,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分别增加49%、18%和67%。
另外,《公共卫生营养》期刊也有过类似研究,发现爱做饭的人,经常在家下厨的人死亡风险越低,且每周做饭超过5次,死亡风险预计可能降低50%。
专家认为经常外食就餐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和外食餐饮普遍重油重盐,味精添加过多有关。
其次饮食摄入量也有讲究,一般吃到七八分饱就好,《自然·老化》期刊曾发布过相关研究,发现每天热量摄入减少12%就可以强化肌肉、延缓衰老,平时只要每顿饭少吃两口即可达到。
总的来说,调整和改善饮食模式是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手段,日常尽量在家里开饭,减少外卖频率,把健康一口一口吃出来。
参考资料:
[1]《这 10 个饮食习惯,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寿命!很多人还不知道》.科普中国.2025-04-01.
[2]《全球吃饭报告来了!《柳叶刀》:20%以上中国人死于“吃错饭”》 .生命时报.2019-04-08.
[3]《折寿又伤身的5个吃饭习惯,希望你一个也不占!》.健康时报.2024-12-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