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淝水之战拯救东晋的北府英雄,为何会被东晋门阀逼死?

新波聊历史 2024-11-22 19:56:35
南朝的北伐(16)主笔:朱晖(闲乐生)

公元402年,荆州门阀大佬桓玄决定篡取东晋皇权,他领军从长江顺流而下,直驱建康。大战在即,东晋北府军统帅刘牢之却突然投降了。桓玄遂入主建康自为丞相,开始大权独揽,并清洗异己。而与此同时,北府军统帅刘牢之也接到了桓玄给他的新任命:解除军职,调任会稽内史。

会稽是东晋第一大郡,会稽内史这个职务,也一直是王谢等高门甲族的肥差,刘牢之若是个普通将领,得到这个职务应该很高兴。但刘牢之原先可是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之晋陵军事,如此强大的兵权桓玄说夺就夺,这可就太不厚道了,要知道此时离双方结盟才不过五六天而已,桓玄这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也太快了,刘牢之顿时感觉毛骨悚然,不由大呼:“始尔,便夺我兵,祸其至矣!”

在桓玄身边担任咨议参军的刘敬宣也明白事情坏了,遂向桓玄提出愿意回去做老父亲的工作,劝说他赶快交出兵权上任。没想到桓玄还真同意了,看来这位桓丞相现在是志得意满,压根看不起刘牢之父子,就不信这俩兵哥能掀起啥风浪来。

刘敬宣逃出生天,第一件事就是建议刘牢之赶紧举兵袭击桓玄,不要坐以待毙。但刘牢之也明白,自己这些年反反复复的换老板,手下的兄弟们估计心里会有意见哪!为今之计,还是要先跟老兄弟们通通气才行!

于是,刘牢之找到自己的头号大将,北府兵新生代将星刘裕,问他说:“今当北就高雅之于广陵,举兵以匡社稷,卿能从我去乎?”刘牢之的女婿高雅之就是广陵相,当时正驻扎在建康上游的江北。

刘裕当然明白刘牢之的无奈与凄苦,对此,刘裕万分同情,但事已至此,刘牢之是不可能赢的,跟着他只会下场悲惨,这个时候需要理智,不能意气用事啊。

于是刘裕冷静给刘牢之分析道:“将军以劲卒数万,望风降服,彼(指桓玄)新得志,威震天下,朝野人情皆已去矣,广陵岂可得至邪!裕当反服(脱下军服)还京口耳。”

刘裕说的没错。想当年淝水之战,刘牢之面对洛涧对岸五万前秦大军,带着五千人就敢渡河强攻,杀敌万余,气壮山河,后来还在邺城一度击败过当鲜卑战神慕容垂,从而奠定了自己北府老大哥的地位,但如今你有劲卒数万,却望风降服于区区桓玄,颓成这个样子,还指望着将士们跟着你为你卖命,你觉得可能么?

刘牢之当然也明白自己这次丢人丢大发了,但他已经没有选择,桓玄已经翻脸就不会停手,自己只能殊死一搏,于是他又找到自己的外甥何无忌,希望何无忌能帮他。何无忌不知道该怎么办,遂问计于刘裕。面对好友,刘裕跟他说出了真心话:“吾观镇北必不免(刘牢之为镇北将军),卿可随我还京口。桓玄若守臣节,当与卿事之;不然,当与卿图之。”

桓玄如果以为搞定一个刘牢之,就能搞定整支北府兵,那他可就太天真了。刘裕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

话已至此,何无忌终于明白了刘裕的大志,这才是真正干大事的人呐!犹疑失策、进退失据、朝秦暮楚、威望尽失的刘牢之已非可以效死之辈,以后兄弟我就跟着你裕哥混了!于是,何无忌跟随刘裕一同辞去了军职,返回京口老家,蛰伏下来,韬光养晦,静观时变,以图后举。

虽然没有得到刘裕与何无忌的支持,但刘牢之还是抱着希望召集全体下属开了一场军事会议,商议北府军据守江北讨伐桓玄之事。不出所料,大家基本都表示反对。刘牢之最大的问题,就是反复无常,因为主导他行为的永远是现实利益,而不是对历史变局的清醒认识,这就造成他在门阀与皇权之间反复横跳,让别人对他完全无所适从。其参军刘袭更是直接指出:“事之不可者莫大于反。将军往年反王兖州(即王恭),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反桓公;一人三反,何以自立!”说完,竟头也不回,扬长而去。刘袭可是早在淝水之战就追随刘牢之的北府老将,他都这么表态了,其他将帅僚佐于是也大多离席散走。

无论是当年的郗鉴还是谢玄,都是招募流民帅打造了北府军,而每个流民帅都有自己的私兵部曲(住1),所以北府军本质上是一个松散的流民帅联盟。每任北府军统帅都是靠个人声望来招揽、驾驭、维系北府众将,如果他的声望崩溃了,这个联盟自然也就崩散了。

事已至此,刘牢之只好带着自己的直属部曲去广陵找高雅之,至少这女婿应该会支持自己的。于是,刘牢之先让儿子刘敬宣潜回京口接走家属,但过了约定的日期,他们还没有来。刘牢之以为谋反的事情已泄,自己的家人都被桓玄杀掉了,于是独自北奔,但一路仍等不到刘敬宣跟上来,于是越奔越绝望,到达新洲的时候,刘牢之终于精神崩溃,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而稀里糊涂的一生。刘敬宣带着家人迟迟赶到,发现老父已上吊自杀,他连哭丧都来不及,就匆匆忙忙渡过长江,逃亡广陵投奔高雅之了。刘牢之的部曲将吏一部分追随刘敬宣北奔,另一部分则凑钱买了棺木,将他的灵柩送回丹徒安葬。

桓玄听说刘牢之已死,大喜,下令将其剖棺斩首,然后陈列在京口示众,以此震慑全体北府将士。

桓玄这就错了,刘牢之虽然众叛亲离,但毕竟是北府兵三十年的老大哥,而且人死为大,再怎么也不该遭受如此凌辱。从淝水之战到平定天师道,整个大晋王朝都是靠北府军护着才存活下来的,你桓玄一朝得势却这么欺负人,哼,难道我们北府是吓大的吗?

另外一边,刘敬宣逃到高雅之处,二人知道凭现有力量根本无法抵挡桓玄,于是又北逃到洛阳,向后秦求援,欲借兵共伐桓玄。后秦方败于北魏拓跋鲜卑(父为鲜卑、母为匈奴的部族),元气大伤,对讨伐桓玄之事并不热心,于是让他们西行在关东募兵。刘敬宣等人收得数千流民,又返回彭城郡就收集义旧,以抗桓玄。

注1:如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军队私有化倾向非常严重,东晋流民帅一般本为地方豪强,本有家丁宗人,并招募乡里故旧,拉起一支部队。

5 阅读: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