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军出征带上浩浩荡荡的粮草是真的吗?古代如何供给军粮呢?

雨融YUK0N 2021-08-23 17:56:52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战争的基本原则,在古代的行军打仗中,粮草都是必备,并且还会后续不断地供给。

汉武帝时期,为了完全打败匈奴,汉武帝让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而为了保障这支军队,汉武帝调配了数十万的民夫作为后勤保障人员,这才保证了骑兵军团的远征。

历史上进行大部队作战,一般情况下会提请准备几年,首先在靠近前线,又比较安全的地方建立粮仓。然后当大军行动的时候,部队会携带一部分粮草,由于粮食携带太多影响行军的效率,所以一般都是带一部分,后面的粮食则由后方源源不断的供给。

在古代由于粮食的运输效率有限,只能依赖人力或者畜力,各地方官府都有明确任务。县邑负责筹备车辆和舟船,乡镇负责调集民夫和畜力,车船以长途运输为主,人力畜力以短途运输为主。

运输效率规定如下:车船运距以一天路程为准,即从起点至驿站一个大站止,约60一70里,运到后由下班接运。人力背运实行“十里换人制”,即每10里为一运程,每200人为一班,配一名监官,运夫每人背5斗,到10里路程交接站进行交接,下班人接着往前背运,依此次递输运,直至军前。

在古代无论哪一种运输都是效率极其低下,所以每次在运输途中都会损耗很多粮食。按照《史记》中的记载:“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可以看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粮食运达前线的可能只有总量的1/200。

当然行军作战也有另外一种途径,及以战养战。霍去病就是这种打法的创造者之一,他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把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采取取食于敌,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

介入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方式就是轻骑兵自带粮食。如辽宋时期的轻骑兵,他们少数精英骑兵的做法,是一路轻装疾行,在敌境内进行短期骚扰作战,人和马所需口粮全带在马上,补给用完就退回国境。

总而言之,粮食都是决定战争胜负重要的因素。在一场大规模战争中,那么多士兵、民夫和骡马聚在一个地方,每天消耗的粮食等物资是十分惊人的,为了运送这些物资,可能又要花上好多倍的代价。这种供给一旦中断,整个战争机器也会戛然而止,因此双方要不惜一切保证粮草和物资的供应,无论代价是多么沉重。

0 阅读: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