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之谜:我军中司令和政委多是元帅,为何参谋长仅仅是上将?

海浪轻摇梦境 2024-12-15 09:28:09

01

近现代陆军参谋制度是德军首创,于我国而言属于舶来品,我国的军队先后师从德国、日本、苏联。

到红军时期我军基本形成了“军事主官+政委+参谋长”的模式,一般普遍认为参谋长是军中仅次于军事主官和政委的三号首长。

但奇怪的是我军中实际上参谋长的地位并不高,我军在八路军时期三个主力师,师长、政委都是元帅,但是参谋长却都是上将。

115师参谋长陈士榘、129师参谋长李达、120师参谋长周士第都是上将军衔。

到解放战争中同样如此。

四大野战军五大野战军部队的司令和政委多是元帅,只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授衔,但是野战军基本的参谋长却仅仅是上将。

比如第四野战军两任参谋长刘亚楼上将和萧克上将、华北的赵尔陆上将、第三野战军的陈世榘上将,第二野战军的李达上将。

甚至第一野战军的阎揆要参谋长和三野的第二任参谋长张震将军还仅仅是中将,虽然是因为这两位资历太低,但是也足以说明我军中参谋长地位之低。

作为同级别指挥官,我军中参谋长和军事主官及政委之间往往能差了两级甚至三级,许多时候参谋长甚至不如下级军事主官地位高,这是为什么呢?

02

我国古代虽然有幕僚、军师之类的称呼,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参谋制度是晚清时期引用德国的。

晚清在创建新军时基本复用了德国陆军的支付,以镇作为军队的最高级别,当时的镇就相当于后来的师,同时给镇的军事主官配备了一个参谋官。

这个所谓的参谋官也就是后来的参谋长,当然此时还没有完整的参谋部,仅仅是作为军事主官的助手。

民国时期因为国家的混乱,我国的军队制度可谓是变了又变,先后参照了德国、日本等多国的陆军制度。

直到大革命开始前,孙中山先生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建立了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为保证国民革命军不变质于是有了苏联的政委制度。

包括后来的国军和红军其实都是脱胎于国民革命军,其本质都是参照苏联的军事体系,是军事主官和政委双重领导制。

很多人以为国军中没有政委其实是错误的,国军中也有政委,只不过名字叫做政训处主任或者政治指导员。

因为政委的加入参谋长的地位进一步降低,本身一支常规军队内除了军事主官、副职之外就是参谋长了。

但是因为引入了政委,尤其是在强调军队的政治属性上比较重视导致政委的作用格外重要,因此我军形成了军事主官与政委的双重领导制度。

03

一般来说普通军队中参谋长的地位确实很重要,他们不仅会参与到士兵日常的训练、战场局势分析,辅助军事主官进行军事决策和指挥。

但是因为我军中政委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政委替代了参谋长,军事主官在日常指挥和决策的时候更多的是和政委进行协商讨论,参谋长就成为了一个单纯的执行人。

加上过去清末和民国以来习惯将参谋长用于作为军事主官的个人助理,导致参谋长就彻底沦为了打杂的小跟班。

参谋长不仅低于军事主官和政委,而且甚至低于这两位的副职,因为这两位的副职是属于关键时刻能够替代这两位。

司令出了意外副司令要顶上,政委出了意外,副政委或者政治部主任可以顶上,至于参谋长还要低于这几位。

这就导致参谋长的地位一步步降低,基本低于军事主官+政委+副职,某些时候甚至低于下一级的军事主官。

比如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军事主官和政委都是司令,政治部主任谭政是大将,副司令及兵团司令萧劲光是大将,但是参谋长萧克和刘亚楼最高也就是上将。

比如第二野战军刘伯承及邓小平都是大将级别,下一级的军事主官兵团司令陈赓也是大将,参谋长李达也仅仅是上将。

第三野战军参谋长陈世榘将军固然是上将,但是第二任参谋长张震却只是开国中将。

而第三野战军的下面兵团司令员可都是开国上将,华东的王建安、宋时轮、叶飞都是上将,陈世榘后面也成为了兵团司令。

可见此时我军中的参谋长不要说和同级军事主官比,就是和下一级军事主官比其实都要低半级别的。

陈世榘、刘亚楼从野战军级别的参谋长,后面都转为兵团司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还是升官了。

04

当然建国前参谋长级别低有着多方面历史原因,建军不规范,部队参谋制度不健全,以及清末以来的习惯。

导致长期以来参谋长都属于军事主官助理,不是真正的辅助军事主官进行决策和战场指挥的参谋长。

建国后参谋长的级别已经开始和主流国家的军队持平了,现在虽然我军还是军事主官和政委双重领导,但是参谋长已经基本和同级别副职持平了。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