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上)

泠泠泠七 2023-09-20 11:07:32

据复旦大学官网统计,目前复旦大学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2人(含双聘院士),他们是:

陈恕行院士(2013年当选)

陈恕行,1941年6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5年从复旦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0年被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进行现场报告;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长期从事偏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高维非线性守恒律方程组与激波的数学理论研究。

褚君浩院士(2005年当选)

褚君浩,男,1945年3月20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红外物理学家、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

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年和1984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物理系从事半导体二维电子气研究。1985年加入九三学社;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

段树民院士(2007年当选)

段树民,1957年10月生,安徽蒙城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医药学部主任,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院长。

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5年在南通医学院(今属南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所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9年正式加盟浙江大学,全职出任医学部主任;2019年担任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院长。

段树民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

樊嘉(2017年当选)

樊嘉,男,汉族,1958年3月生于江苏昆山,江苏江都人。肝肿瘤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83年从南通医学院(今属南通大学)毕业;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获得南京铁道医学院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首批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1999年至200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2005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及“上海市百名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担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肝胆肿瘤临床诊治及肝脏移植、肝癌转移复发机制及转化研究。

干福熹院士(1980年当选)

干福熹,1933年1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中国激光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2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课题组长;1956年被送往前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学习和工作;1959年获得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60年回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并先后担任光学材料研究室主任、光学材料研究部主任;196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担任激光材料研究室主任;1977年至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得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奖 ;2002年担任复旦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光学和激光材料、非晶态物质结构和性质,特别是玻璃的光学和光谱性质的研究,以及光电子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光通信和光存储等功能材料的光学、磁光和电光性质的研究。

葛均波院士(2011年当选)

葛均波,男,汉族,1962年11月8日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心脏病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主任、心导管室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副主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1984年从青岛医学院毕业;1987年获得山东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从上海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被公派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1993年获得美因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后到埃森大学医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1995年担任埃森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1999年举家回国;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至2016年担任同济大学副校长;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致力于冠心病病人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方面的研究,他对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的研究阐述了假性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正常的机制。

龚新高院士(2017年当选)

龚新高,1962年6月出生于湖南长沙,计算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82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 ,并考取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2005年担任复旦大学科技处处长;2009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同年担任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凝聚态体系结构、电子结构和计算方法发展研究。现任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

贺福初院士(2001年当选)

贺福初,1962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8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1994年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博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长;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同年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启动,贺福初担任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负责人;2003年担任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主席;2004年创立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200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9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2014年领导启动“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2016年担任中央军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2017年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细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领域研究。

江家兴院士(2003年当选)

洪家兴,1942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江苏吴县,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任教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1982年6月获得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6月—2000年3月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3月—2012年12月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1月—2008年3月任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及其几何应用方面研究。

胡和生院士(1991年当选)

胡和生,1928年6月20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南京,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1945-1948年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学习;1950年初毕业于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系 ;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应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诺特讲座报告 。

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其在射影微分几何、黎曼空间完全运动群、规范场等研究方面均有建树。

黄荷凤院士(2017年当选)

黄荷凤,女,1957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今嵊州市),籍贯浙江临安,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生殖遗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

1982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1989年获得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从事生殖医学研究;2001年开始先后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科研副院长、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2007年被聘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2009年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任期至2013年);2013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2018年11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从事妇产科和生殖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殖医学和生殖遗传,研究重点是人类ART安全性和ART遗传/表观遗传学遗传效应。

江明院士(2005年当选)

江明,1938年出生于江苏扬州,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1960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化学系助教、讲师,材料系讲师、副教师、教授,高分子科学系教授;1979年至1981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

主要从事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多尺度相结构研究。

金力院士(2013年当选)

金力,1963年3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上虞,进化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博士学位,之后进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00年担任德克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1997年被聘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2001年至2004年担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教授;2003年至2008年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05年全职进入复旦大学工作;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21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长期研究人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人类性状的进化机制。

金亚秋院士(2011年当选)

金亚秋,1946年9月18日出生于上海,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波散射与遥感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主任 。

1970年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毕业;1978年作为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先后获得科学硕士、电气工程师、博士学位;2004年当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2010年获得获IEEE GRSS Education Award;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获得IEEE GRSS杰出成就奖 ;2016年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奖;2017年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

长期从事复杂自然环境与目标电磁散射、辐射传输和空间微波遥感定量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

(未完待续)

2 阅读:316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