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皇帝的独苗却惨被废黜,靠奶妈成功逆袭后,竟这样对她!

谈谈旧历史 2025-02-09 09:45:03

前言

历史上被废的太子很多,例如最让人惋惜的李建成、刘据等等,他们大多数都是遭到了父王的忌惮和兄弟的排挤所被废黜。而他们被废黜后皇帝会选择另外最优秀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位置。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汉朝时期的皇帝,他身为父皇的独苗竟然还会被废黜,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重回帝位的他靠的竟然是自己的保姆和太监!

他究竟是如何从皇帝的独苗,落到这般田地的?又是怎样靠着一个低贱的女人逆袭重回巅峰?让我们走进刘保的一生,看看他是如何力挽狂澜的。

不幸的童年

刘保是汉安帝的长子,当时的朝廷背景比较复杂,宦官和外戚势力一直掺杂在朝中。但按理说就算她的生母只是一名宫人,但凭借着自己皇长子的身份也能好好的活下去。

况且他从小就带人问候,深得邓太后的喜爱,六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孝经》,更是有名师指点,从小就颇有君王气概,被立为太子,得到皇家最优秀的培养和邓太后的喜爱。

只可惜汉安帝的皇后阎氏并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努力给皇帝开枝散叶却一直没能诞下子嗣,所以对刘保的生母十分嫉恨,一方面是生育,另一方面则是嫉恨在她之前生下了皇子。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她便狠心将刘保生母毒杀。

失去了生母和祖母的呵护,刘保就只剩下乳母王男是他唯一可以相信的人,但阎氏担心刘保长大后继位会记得她杀母之仇,便时刻盯着刘保企图将他从太子的位子上拉下来。她搭上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借着移居一事情和王男等人产生分歧,并且诬陷王男以及厨监不愿移居的举动是另有所图。

汉安帝被这些奸佞之徒蒙蔽了双眼,未曾经过仔细详查,便草率地做出决定,下令将王男和邴吉处以极刑。而王圣阎氏等人内心充满了恐惧,他们深知,一旦刘保日后顺利继位,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对他们展开报复。

于是,他们便勾结朝中官员及宫人不断给汉安帝进言,还凭空捏造出刘保和东宫的一些官员秘密计划,要弑父上位!

此言一出就仿佛在汉安帝心里扎了一根针,这下就算是刘保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汉安帝对刘保心生厌恶,最终将其废为济阴王,彻底失去了皇储之位,刘保的生活更加艰难困苦,皇位也瞬间变得遥不可及。

直到汉安帝在南下游玩途中突然病逝,当时陪同的就是阎氏和她的兄弟阎显以及几位进臣,为了不让朝中的大臣先一步立刘保,阎皇后秘不发丧,隐瞒先帝已死的真相,等到返回京城后却转而拥立北乡侯刘懿为帝。

宫廷政变

悲痛的刘保不仅被无情地排斥在宫廷权力之外,失去了自己原本的皇位,还因为自己的被废之身无法参加父亲的葬礼,宣泄为人子的哀痛。

还被可没想到刘懿刚上位仅仅五个月就病重,这病来的急,并且无人能解,整个宫廷笼罩在一片紧张与不安之中。所以阎显等人商议皇帝后事,想要再立新君来稳定自己手中的权利,并且以防刘保报复。

就在阎氏等人准备将其他皇子召回宫内时,一位名叫宋娥的宫女察觉到了他们的异样,她自幼在宫廷中长大,也一直待在刘保的身边,时邓太后当年亲自指给刘保的乳母。

这些年他见惯了权力的更迭与人性的复杂,深知刘保不仅有着皇位继承的正当性,更有着成为明君的潜力与价值。而阎皇后一党虽看似权势滔天,实则专横跋扈、目光短浅,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时机。

宋娥迅速联络了孙程等十九位宦官,这些宦官虽身处权力的边缘,但他们待在主子的身边,对朝局的动荡再清楚不过。并且他们对阎氏外戚的专权早已不满,所以他们明白,只有拥立刘保为帝,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也为国家带来一线希望。

于是,在刘懿去世后的一天夜里,他们换上了平常的衣物,以宫女太监的身份做为掩护,有条不紊地逐步控制北宫和南宫,趁机发动突袭,将每一个阎氏的手脚都秘密杀掉,软禁阎太后,并以刘保的名义调动禁军。

而刘保也并非是软弱怯懦之辈,他在继位后逼迫阎太后交出传国玉玺,而太后却不承认他的皇位,并且用自己手上的残余力量想方设法的杀死刘保,但这一切早就被刘保设下防范,在解决完残党后他转而将阎氏亲属全都诛杀,其他人或流放或废除官职。

而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刘保凭借宦官的支持,成功地从废黜的济阴王重新登上皇位,彼时他才只有十一岁。

恩将仇报还是为国为民

刘保即位后,心中充满了对宋娥与孙程拥戴之功的感激之情,对拥立自己的十九位宦官大加封赏,将朝政大事交由宦官处理,史称“十九侯”。但别忘了,刘保可不是个省油的灯,面对这些嚣张的宦官他也吸取了这次政变的教训。

他明白,今日他们有能力拥护自己上位,也有能力谋逆。所以在登上皇位的一年后,他就将这十九个宦官全都驱逐,之后对宦官都严加管理,削减他们的权力和生活条件。因此在他当权时期,宦官并没能对皇权实行操控。

也就在七年后朝权稳固,刘保采纳了李固等人的建议送宋娥出宫养老。但为了防止宋娥在宫外勾结,又在四年后用勾结奸佞的罪名将她所有的荣耀全都收回,并且逐出洛阳都城放逐田舍。

至此,刘保也彻底将宦官和外戚全都清理干净。而在他在位期间勤理国政,纪纲四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还对贪官污吏彻查处置,使东汉呈现出中兴局面。只可惜比较短命,年仅三十岁就匆匆去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