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自家官员在Signal群里大聊军事机密,一边又指责中国窃取信息。
美国“Signal泄密门”事件的讽刺意味十足,不仅让美国所谓的网络安全担忧显得虚伪,更凸显了其对华战略的矛盾和焦虑。

民主党人沃克在25日听证会上批评特朗普政府,并强扯中国 视频截图
故事起于一场意外的“被入群”风波。
美国《大西洋》杂志的负责人杰弗里·戈德堡,莫名其妙地被邀请加入了一个名为“胡塞PC小组”的Signal聊天群。
这个群名听起来平平无奇的群聊,实际上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意味着戈德堡先生可能要面对意想不到的信息或者遭遇,这个群组可能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而是涉及一些复杂甚至危险的议题。
这场意外的“加群”事件,为整个故事埋下了伏笔。
群里的成员名字,和特朗普政府的关键人物几乎一模一样,比如“迈克尔·华尔兹”对应国家安全顾问,“JD·万斯”对应副总统,“皮特·赫格塞思”对应国防部长,还有国务卿“鲁比奥”、财政部长“贝森特”、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

加巴德(左)和拉特克利夫出席听证会
在戈德堡“旁观”的情况下,群聊中的“高官”们就美国是否应打击也门胡塞武装激烈争论。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赫格塞思竟然在群里透露了即将对也门采取军事行动的详细计划。
这些信息包含攻击目标、使用武器以及攻击顺序等高度机密的内容,非常敏感。

除此之外,还旁若无人地探讨了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和欧洲的责任。
“JD·万斯”认为美国不应再次“救助欧洲”,理由是只有少量美国贸易经过苏伊士运河,而欧洲对这条航道的依赖程度很高,明显是在占美国的便宜。

“皮特·赫格塞思”则表示“完全赞同”对欧洲的厌恶,认为他们的行为“可悲”,进一步强调了美国不应独自承担过多责任的观点。
这些聊天记录不仅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决策流程和对欧洲盟友的真实想法,也让人看到了他们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巨大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泄密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很快举行听证会,追究情报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民主党借此机会,强烈批评特朗普的政府。
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领导马克·沃纳指出,特朗普政府做出一系列“不负责任的决定”,像是大规模解雇情报官员,导致国家安全受到削弱。

沃纳质疑说:“很难想象这些举动会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安全。”他的问题直接指向特朗普政府在情报工作上的缺失。
更重要的是,他们试图通过制造外部威胁的假象,转移大众对美国政府自身工作疏忽的关注,以此来蒙蔽大众。
在国会接受质询时,特朗普政府的解释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承认使用Signal聊天软件,但强调他以为这个平台可以用于工作沟通,并且他声称没有在上面分享任何需要保密的内容。
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则选择避而不谈,她没有明确说明自己是否也是这个聊天群的一员。这让人对信息安全和政府官员的沟通方式产生疑问。

特朗普总统出面力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对泄露消息的记者戈德堡进行猛烈抨击。他指责戈德堡是品德低下的人,认为其报道充满虚假信息,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
特朗普的这种回应方式,并没有让风波平息下来,反而使得原本的政治争端更加激烈,各方矛盾进一步加深。

欧洲盟友对这件事的反应相当复杂,之前的群聊内容对欧洲颇为轻视,这让欧洲国家感到震惊和不安。
英国《卫报》分析说,美国副总统万斯好像想借这个机会,大肆宣扬欧洲在军事上依赖美国保护,自己却不怎么出力的论调。
英国《经济学人》警告说这种言论会加深欧洲的担忧,他们担心美国可能很快不再保护欧洲,反而会变成一个掠夺者。

彭博社认为,特朗普团队看待欧洲的态度是:没用又拖后腿,还想从中捞好处。
“Signal泄密门”事件像一道伤疤,暴露了美国和欧洲盟友间越来越大的分歧。
这个事件促使欧洲国家开始思考,是不是不该过度依赖美国,应该有更多自己说了算的空间。欧洲正尝试在战略上更加独立自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沃纳在此期间,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强行将泄密事件和中国扯上关系。
他声称中国企图拉拢被解雇的美国情报人员,还入侵了Signal这类加密通信工具。
这种行为难免让人怀疑,美国政客怕不是人到了现代,脑子还停留在冷战时期吧?
自己人泄密也要强行同中国联系在一起!好像离开“中国”两字就不会说话了?

针对美国毫无根据的指责,中国并未选择沉默。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驳斥了美方的指控,直指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攻击发起者,长期利用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网络监控。

郭嘉昆指出,美国在供应链安全问题上常常“贼喊捉贼”,奉行双重标准,一方面大肆炒作所谓的“5G供应链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却暗中与本国互联网企业或设备供应商合作,在全球信息设备中预设后门,为自身网络攻击活动提供便利。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报告,详细揭露了美国情报机构针对全球手机和移动产业生态系统的网络攻击行为,为上述指控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根据这份报告的详细内容,可以发现美国情报机构采取了多种网络攻击方式,例如在手机中预先安装后门程序、控制移动通信运营商等。

这些细节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外交部此前关于美国网络攻击行为的说法。
中国通过揭示这些确凿的事实,精准地打击了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霸权地位,使其行为暴露于阳光之下。
这一有力的反击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对挑战美国网络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令人觉得好笑的是,泄密事件爆出的时候,加巴德领导的情报部门正好发了份报告,说中国是美国政府面临的“最活跃、最持久”的网络安全威胁。
沃克在听证会上也一直说中国招募美国情报人员、入侵加密系统,想把泄密事件跟所谓的“中国威胁”扯上关系。

一方面,美国担心中国挑战其国际地位,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中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中美在经济等领域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彻底切断关系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这种复杂的心态使得美国的对华战略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表面上强调合作与对话,暗地里却处处设防,试图阻止中国的发展。

这是一种以安全为借口,行遏制之实的策略。
总而言之,美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如此双标,还总想当老大,只会让它在国际上的名声变得更差!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区留下您的观点!
信息来源:
美防长坚称“没人发布作战计划”,《大西洋》月刊公布更多内容“打脸”——程煦2025-03-26观察者网
郭嘉昆:美国的恶意网络活动无孔不入——2025-03-26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美情报机构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的监听窃密活动》(中英文版)——2025-03-26大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