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机械人工齐发力50亩大葱迎丰收季

扬眼 2025-02-20 23:06:14

“黄叶一定要清理干净。”

“大家在捆葱时,要注意每捆重量尽量均匀。”

“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免挤压和碰撞。”

……

时下正值大葱丰收季节,位于海安市雅周镇杭窑村的海润家庭农场大葱种植基地内,绿意盎然的大葱竞相生长,在田间地头比拼着个头与体格,散发出诱人的“葱”香。冬去春来,去的是冬风里的青葱稚嫩,来的是株高50公分的翠玉挺拔。四季轮转,见的是葱农举起它的喜笑颜开,不见的是近300天漫长的细心培育。

葱田里,大葱收割机缓缓前行,锋利的刀片精准插入泥土,将大葱连根拔起,葱农们紧追其后,收葱、打捆、搬运,开始“流水线”工作,配合得有条不紊。一旁,一捆捆的大葱等待装车,第一时间运送到常州等地,为千家万户的餐桌增添一份美味。

“今年的大葱长势好,品相也好,葱白莹润、葱叶青翠、粗细均匀。现在刚进入大葱收割的初期,每天发货2万斤,半个月就能收割完。”海润家庭农场负责人卜凡伟介绍,今年农场种植的50亩“惠和二号”大葱长势喜人,亩产达6000至8000斤,市场价约1.5元/斤,预计总收入近50万元。相较于传统人工采收,新型收葱机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效率。“过去靠人力挖葱费时费力,如今机械化作业不仅节省成本,还能保证大葱完整度,品质更优。”卜凡伟表示,这已是他第四年在雅周镇规模种植大葱,在常州设有自营摊点,实现自产自销,省去了中间商环节,稳定的产量和市场需求让销路无忧。

雅周镇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加之今年气候干旱适宜大葱生长,为丰收奠定基础,而“惠和二号”品种耐寒抗涝、早熟早上市的特性,进一步提升了竞争力。作为拥有十多年种植经验的山东“老把式”,卜凡伟在切葱育种、开沟培土、病虫防治等方面经验丰富,他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带动当地140余名村民参与到丰收的喜悦中。杭窑村19组村民高梅方笑着说:“采收期来帮忙,一天工作8小时,能连续干一个月,增收又顾家!”

大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鼓了农户的“钱袋子”,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据悉,海润家庭农场的大葱主要销往常州等地,因品质佳、口感清甜,深受消费者青睐,常用于蘸酱、卷煎饼或制作面食馅料。卜凡伟还透露,农场另种植了100亩洋葱,预计5月上市。下一步,他将整合资源,探索多元种植模式,持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

通讯员 李仁霞 陆建宇 季然

校对 盛媛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