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刚刚硕士毕业的卜女士,因突发精神分裂被家人接回休养。然而,仅仅过了一段时间,她从家中失踪,家人四处寻找并报警,却杳无音讯。13年后,在距离家128.7公里外的一个村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的12岁,小的8岁。找到她的契机,竟是村中一位女子联系志愿者,请求帮助“婶婶”寻找家人。警方介入后,确认了“婶婶”的真实身份:失踪多年的卜女士。
但让人震惊的是,警方的通报中用了“好心收留”四个字,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收留”一词,藏着多少无声的罪恶?
网友的愤怒可谓直戳要害:
“你知道吗?从她走失的地方到她现在生活的地方有128.7公里,他管这叫走失和收留?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徒步穿越了128.7公里,这么远又这么近的距离,警方竟然找不到她。是谁破防了?是我破防了。”
在现代法治社会,陌生女子走失,第一时间不应该是报警吗? 为什么选择“收留”?网友们发问:
• 如果是个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会被“好心收留”吗?
• 如果是个走失的孩子,会被“好心收留”吗?
• 如果是因为别的目的“收留”,是不是同样可以包装成“好心”?
网友调侃得刺骨:“老光棍有人收留不?如今‘收留’一个人这么简单,不用上报、不用报警,还可以不领证就生儿育女?”
而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过去的徐州铁链女事件,同样以“精神疾病”“家庭问题”为掩饰,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罪恶。
村干部、警方、社会:谁来担责?
这起事件暴露出令人细思极恐的三大问题:
1. 基层社会管理的失职:村干部和基层干警是否尽到排查可疑身份的职责?一个陌生女子为何能在村庄生活多年却无人关注?
2. 婚姻登记制度的漏洞:如果卜女士的“丈夫”张某确实将她当作妻子,两人是否履行了婚姻登记手续?如果没有登记,为何能长期生活在一起并生育?
3. 对女性权益的漠视:在现代社会,“精神疾病”是否成为某些人肆意侵害的借口?
被践踏的尊严与被撕裂的灵魂
最令人揪心的是,网友提到卜女士的日记中,第一个字是“跑”。这个字包含了怎样的挣扎与绝望?
我们不禁反问,13年间,她是否尝试过逃离?她的求助是否被忽视? 警方和志愿者的通报中没有提及细节,但社会舆论不能止于简单的“找到家人”。
愿每一份正义都有回应
卜女士的哥哥表示,他计划卖房救治妹妹。还好,她有家人愿意接纳她,治愈她。而更大的问题是,有多少失踪的女性没有等到这一天?
网友提问:
“如果走失时就是精神病,那就是没报警+与精神失常的人发生关系;如果走失时不是精神病,那更可怕。”
• 如果“收留”发生在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身上,会是同样的结果吗?
• 如果走失的是你,你会愿意相信这个世界的“好心人”吗?
欢迎留言讨论,关注我们,一起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