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郑源这位网络歌手凭借《一万个理由》一下子火了起来。在那个只听声音不见人的时代,这首歌的手机彩铃下载量竟达到了1.2亿,真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呀。
接着,他发布了《包容》《爱情码头》《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瞬间在全国走红,各大音乐奖项都被他收入囊中,真是当之无愧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呀。
在众多网络歌手中,他绝对是那种无论是作品的质量还是个人的人气,都能和专业歌手相抗衡的独特存在。
时间到了2020年11月6日,他在微博上发布了新单曲《明明相爱着》,结果过去一天,点赞寥寥无几,评论区全是那几个熟悉得不能再熟的老粉丝,热度远不如某网友随便发的照片。
有人调侃道:“这么快就过气了。”
有人冷嘲热讽:“毕竟还是个网络歌手。”
他的音乐之路其实走得挺顺的,14岁时就开始办演唱会,19岁时靠唱歌每天能赚1万。那时候,他可是能和周杰伦抗衡的歌手呢。
如今他的单曲没人问津,究竟是音乐水平下降了,还是听众口味变化了呢?接下来郑源该怎么走呢?
1982年,郑源在广东阳江市阳西县的一个小渔村出生。他的家庭背景相当普通,祖辈们世代以打渔为生,能出现郑源这样一个音乐天才,真是让人感觉祖坟冒青烟了。
郑源的音乐启蒙老师是他的爷爷,爷爷可是个粤剧迷,这个爱好传给了他爸,结果他老爸也爱唱戏,还会拉高胡。而到郑源这一代,他继承了这一切,发现自己对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看来这音乐细胞真是遗传得挺好哇。
才3岁,他就敢站在人群中高声歌唱,一点也不怯场;4岁,他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了,有时候没有拿到名次,但积累了经验。
8岁那年,他唱了一首《敢问路在何方》,竟然拿下了市级比赛的一等奖,从此在家乡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
12岁时,他顺利考入了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踏上了专业音乐学习的旅程。
他除了学高胡和钢琴外,还自学了吉他和鼓,凭着对音乐的热爱,每次练习都能达到十几个小时,根本不觉得无聊。
经历了变声期后,郑源发现自己更适合唱歌,相比于弹奏乐器,歌唱更能表达他的感情。因此他在15岁时就组建了“广州自由人乐队”,自己担任主唱。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很快就搞了一场首演,没想到座位全满,现场气氛瞬间热闹起来。
他在舞台上放声歌唱,台下的观众热烈鼓掌、欢呼,他沉醉于这种追捧,仿佛真的融入了音乐的海洋,那一刻让他觉得,做个歌手也挺不错的嘛。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四处办演唱会,虽然还没成年,但在广东一带已经家喻户晓了。
因为家里发生了一点变故,他迫不得已退学,提前进入了社会。
16岁那年,他开始租住一间每月700元的房子,每晚在各大夜总会穿梭,通过唱歌来支撑自己的梦想。
最苦的时候,他连泡面都买不起,每当这时,他总会对自己说,一定会好起来的。
17岁那年,他来到汕头,面试时大胆报出2000元一天的价钱,立马就吸引了音乐城老板的关注。
当时老板觉得这个小伙子挺自信的,虽然有点狂,但也想看看他的真本事,所以就留下了他。
结果郑源那个晚上不是在模仿张国荣,就是在模仿邓丽君,一晚上下来,现场的观众也是越来越多。
就这样,老板把他留下来了,天天赚个2000元。
19岁当上音乐城的经理后,每天就能赚到10000块。
后来,他跑到北京,推出了自己的单曲,但因为在全国没啥名气,结果得票不怎么样。
到了2000年,他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靠着在网上积累的人气,线下接连开了13场个人演唱会。
2005年,他推出的《一万个理由》瞬间霸占榜单,荣登各大音乐榜单之首,彩铃下载量稳居前三,更是创造了1.2亿的惊人下载量。
从那以后,郑源的风头渐劲,他用那细腻而充满感情的嗓音,演绎出了爱的甜蜜与无奈。
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情歌王子”,每当他发布新歌时,总能吸引大批粉丝前来围观。
他收到了央视春晚的邀请,不过他觉得自己经验不足,加上身体一直不太好,于是就 politely 拒绝了。
经过两年的休养,他的那个时代已经告一段落,迎来了新的篇章。与此同时,曾经的听众们也纷纷成家立业,忙于孩子们的事,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支持线下活动了。
如今的郑源,对于年轻一代的网友来说,有些陌生,不过他的直播间每次都能吸引数万观众,音乐依然动听,听众依旧存在,只是换了个方式见面罢了。
在29岁时,他被北京戏曲学院任命为教授,开启了另一条光明的职业道路。即便创作的作品没多少人关注,他也不用担心经济问题。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回忆,华语音乐圈也是在不断演变,没有一种音乐能够永远盛行。
始终不变的,就是那份对音乐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