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作家,车龄9年,移动写作空间改造计划

笑春风儿 2025-02-20 12:49:22

52岁作家,车龄9年,移动写作空间改造计划

在网络的世界里,我看到一位网友分享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这位网友有一位年近50的叔叔,是一位作家。叔叔开了9年的车,那辆车就像是他多年来的老伙计。平时叔叔除了日常外出,大多时候就喜欢在车里待着,构思他的小说。车里有简单的纸笔,还有一个小台灯。他常常在午后的阳光下,坐在车里,任由思绪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但时间久了,他就觉得这车内空间有些局促,设备也不够完善,写起作来有些施展不开。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很多像他一样的创作者,有自己的“移动小天地”,但又觉得存在诸多不便之处。

对于这位52岁的作家来说,他的车已经陪伴了他9年之久。这9年里,车带着他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找灵感;驶向偏远的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停在静谧的山林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这辆车见证了他创作生涯中的许多重要时刻。他曾经在那辆车的后座上,灵感突发,在小本子上快速地记录下一个个灵感片段。那9年的时光里,车里弥漫着他独特的创作气息,那是纸张翻动与笔尖划过纸张摩擦出的墨香气息,也夹杂着他在疲惫时闻到的车里那股淡淡的皮革的味道。

然而,随着创作的深入和生活需求的变化,车内的这个写作空间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他的需求。就拿空间来说,他现在的写作空间,座位大概只能让他调整到半躺的姿势,这个角度对于长时间的写作来说是比较难受的。根据人体工学研究表明,人体在写作时最舒适的角度是座椅与水平面保持110 - 130度左右。而他现在车座的角度只能勉强接近100度,这使得他在写作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感到腰酸背痛。而且他车里目前存放和翻阅书稿的空间也很有限,他经常要把好几本厚厚的稿件来回搬动才能找到想要查阅的内容。这就像是在战场上,士兵却找不到武器入库的准确位置一样,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

再看看车内的光线情况,虽然有个小台灯,但是在阴天或者晚上光线不足的时候,小台灯的光线只能照亮巴掌大的地方。据测量,小台灯大约只能照亮直径在20厘米以内的桌面区域,而一个正常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加上稿件的面积远远超出这个范围。这就意味着他常常要在忽明忽暗的光线下写作,不仅眼睛会很疲劳,而且也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对于一位已经有多年创作经验,眼睛也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敏锐的作家来说,这无疑是个不小的困扰。

同时,在舒适度方面,车内的隔音效果不太好。外面的嘈杂声很容易传进来,哪怕是道路上汽车的频繁刹车声和偶尔的汽车喇叭声。正常安静环境下,人可以集中精力阅读和写作超过60分钟,但在这辆噪音较多的车里,他很难维持40分钟的专注写作。另外,车内只有一个插座,电量也比较有限。如今很多电子设备耗电量都比较大,他的笔记本电脑加上手机充电器,有时候会争抢电量,这也让他头疼不已。

对比那些正规的创作室或者舒适的办公室,这些地方通常会配备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能够让人长时间保持舒适的姿势工作的时间可以长达数小时。例如,一些专业的写作工作室,桌椅的设计能够使人的脊柱处于自然状态,腰部也能得到很好的支撑。在照明方面,是柔和而均匀的环境光,没有阴影,能全方位照亮整个工作区域。而且这些地方还具备良好的隔音设施,能让创作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电源接口更是充足,各种电子设备都能随时充电。

为了让这个多年的老伙计焕发出新的活力,真正成为一个理想的移动写作空间,他开始有了改造计划。首先是座椅的改造,他打算更换一个专门为驾驶座设计的腰靠,这种腰靠可以根据人体曲线进行塑形,能够让他的腰部得到有效的支撑,就像给腰部加上了一个定制的小护盾。预计这种专业的腰靠可以让他在写作过程中,腰部的疲劳感降低40%左右。

对于书稿的存放和查阅,他想安装一个可折叠的文件架。这种文件架可以收纳多本稿件和书籍,并且通过滑轮设计可以轻松推到他面前。这样他就可以快速找到想要的资料,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翻来覆去地找。这个文件架的设计空间可以容纳至少10本不同大小的稿件,基本上能满足他目前的创作需求。

再说到光线问题,他准备把原来的小台灯换成一个多光源的护眼灯。这种护眼灯可以调节亮度、色温,还能调整光线的角度。通过这样的改装,它能照亮整整1平方米的面积,几乎可以让整个写作桌面都被均匀光照所覆盖。而且它的光线非常柔和,对眼睛的伤害会比原来的小台灯小很多。

在隔音方面,虽然不能像那些专业的隔音房间一样完全隔音,但他可以使用一些隔音材料在车内进行简单的降噪处理。比如在车门的内层和车厢内贴上一层隔音毡,大概每平方米2 - 3公斤的重量。这种隔音毡可以有效阻隔30% - 40%左右外界的噪音。

最后是电源问题,他打算安装一个车载充电器,功率可以达到50瓦左右。这样就可以满足他笔记本电脑和一些其他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确保他在创作过程中不会再被电量不足所困扰。

这个52岁的作家对他的移动写作空间的改造计划,不仅仅是对一个车内空间的改变,更是他对自己创作环境和创作激情的一种重新审视和投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工作和创作的角落。无论是作家、设计师还是其他各种创意工作者,一个舒适、便捷、充满创意灵感的环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无限的创意之门。

他的计划也让我们看到,年龄和多年相伴的物品都不会限制一个人对更好生活和工作的追求。就像他的车,虽然已经9岁了,但在他的精心改造下,将会重新成为他在文字之路上飞驰的得力助手。这个移动的写作空间,承载着他的梦想、他的故事,也将在改造之后,再次为他源源不断地输出那些打动人心的作品提供肥沃的土壤。

当他想象着未来的自己在那个改造后的车内空间里,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崭新的桌面上,舒适的座椅让他可以专注于笔尖下的文字,没有噪音的干扰,电源永不缺电,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更多优秀的作品诞生在那里。这个移动写作空间就像是一艘即将重新启航的船,在他的精心打造下,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创作海洋。

0 阅读:0

笑春风儿

简介:用心生活,细微之处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