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往事】宫瑞华:恩县的“图”和武城县的“里”

禹贡怀旧 2024-10-25 13:26:49

现在河北省故城县南半部的244个自然村是1965年由山东省武城县划转的,而故城县原赵行乡的东排、西排、前排、后排、赵行、寨子、夏庄、芦庄等8个村庄1956年前又属于恩县。据清光绪三十四年《恩县乡土志》记载,清代,山东省东昌府恩县,分3乡36图311个村庄。前夏庄(今前排、后排)、后夏庄(今东排、西排)、赵家珩(今赵行)、李家珩(今寨子)、夏庄(今西夏庄)、芦庄等运河西岸六村属一乡十一图。图,是明清时地方区划名。顾炎武《日知录》记载“改乡为都,改里为图”,一图即是一里,十一图也就是十一里。但这里的里又不是计量单位“里程”的里,而是古代地方行政组织。一里究竟包含多少家,历代各有不同,说法也各异,一说是二十五家,也有说五十家、八十家、一百家等等。

(清光绪34年恩县乡土志截图)

(清宣统元年恩县志截图)

明朝建立后,以人户为中心建立了乡、都、图(里)的地方基层组织。图就是里,每图或每里之下又置有十甲。规定以一百一十户为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十户,名全图;甲不足十户,名半图。乡、都曰里,里各编一册,册首为总图。为维护统治阶级政权,并建立了很多乡村社学对乡里公众进行教育,逐渐形成一种里社制。清朝沿袭了宋明时期的里社制度和保甲制度,乡里的宗族组织与里社、保甲组织并存,构成了清朝地方基层统治的基础。恩县没有改里,仍以图为管理单位。

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武城县志》记载:当时,武城县所辖24个里,411个村。24个里包括:治上里、治中里、治下里、西李里、付官里、洪官里、马圈里、双塚里、居上理、居下里、居西里、祝官里、南朱里、南李里、郑官里、卫官里、占官里、德北里、大田里、唐留里、曹官里、大阜里、兀兰里和民田里(其中西里,今西里屯;付官里,今富官屯;洪关里,今徐洪屯;双塚里,今双屯;唐留里,今郑口镇;曹官里,今曹官屯;大阜里,今大阜屯;兀兰里,今兀兰屯等都属故城县)。同样是县,地域相连,但恩、武对地方行政组织的叫法不同,以致对后人阅读史料造成一些混乱。前几年,文友辛先生言及,他家的村子李洪屯附近一带村庄在古时叫“洪关里”,不知何因?我当时也不理解,翻开《故城县地名资料汇编》,果然在徐洪屯村写有:“明朝末期,该村名洪关里,后徐姓居多,故改村名徐洪屯。”辛先生又告诉我说,上世纪60年代曾在他们村北挖掘出一古墓,于是我们俩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讨了半天,居然和其所在的武官寨村联系起来,认为这关与武官寨的“武官”会不会有某些联系?但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只好作为一个谜。为此,我还专门写了文章谈了自己对“洪关里”的看法。直到我认真读了《武城县志》,这个不是迷的迷才解开,原来洪关里就是一个行政单位,犹如我们现在说的“西半屯镇”。一里要管若干个村,难怪徐洪屯附近的董洪屯、李洪屯、于洪屯等村都叫洪关里,这些村都是洪关里的辖区。

(民国元年武城县志截图)

说到洪关里,我又想起了唐留里。唐留里也是武城县的一个基层行政单位。唐留里的形成与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有关。最早的时候,大运河流至郑家口,是从现在郑口大桥东侧约200米的拐向北的,经今故河街流至五大院村前又拐弯向东,然后在今前香房村西青年渠附近折向南,沿着今天的河道朝东北方向流去。河道在城区划了一个大大的倒写的“U”形,将郑家口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清中叶,运河改道东移,郑口河西街成为郑口的主要街区,依次形成三蹚街、二趟街和大街,称为郑镇口;而仍处河东、河南的街区则称为唐留街,后改称唐留里。

作为武城县的一个里,唐留里所辖24个村(街):青州厂、苏家厂、秘家厂、罗家厂、袁家厂、郑镇口、唐留街、石官屯、漳南镇、青罕、甘泉村、苏家庄、李贤屯、乐家庄、邢家庄、澹村、果子口、鲁贤屯、杏机、吴家庄、刘学庄、郑家庄、师家庄、国家庄等。其中郑镇口、澹村(今大坛村、二坛村、三坛村)、果子口、杏机(今大杏基、冯杏基、齐杏基、翟杏基)等隶属今故城县辖理。这也是历史上郑口曾属武城县辖的原因。旧武城县志曾把“运河风帆”作为八景之一加以吟咏:“盈盈春涨满,习习好风生。估客摊钱戏,皇华衣绣行。鸥凫分上下,帆席任纵横。落影遮堤柳,排空喷海鲸。坐看新月涌,来趁早潮平。欲借扶摇势,蓬莱计几程。”(清朝诗人米璋武城人五言排律)。“运河风帆”即郑口风帆。《武城县志》载,渡口位于城(武城旧治)东北25公里水程郑口,因地处河湾,南北官舫、粮船往来不断,帆樯浮动,扬帆景流。若一字雁阵,风景不亚吴楚。

上世纪50年代初,发现有很多官方正式文书、契约和书信上都把我们村“后排”写作“后牌”,这也引起我的疑问,这个“牌”字是否错别字?经查资料,恍然大悟。原来清朝时“牌”也是一个组织单位,清代的保甲制度: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这里保长就是里长。所以把前排、后排、东排、西排写作前牌、后牌、东牌、西牌自有其道理,反映了一个村庄的沿革史。

0 阅读:1

禹贡怀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