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256G的iPhone16 Pro官网售价为8999元,但它在各大网商的实价已跌至8000元左右。可见,随着华为等国产高端品牌的崛起,苹果的金身早已打破,只能依靠降价与免息政策确保其国内市场前三的份额。但是“新的风暴”已经出现,特朗普对华出口加征104%关税;几乎同时,中国进行对等反制,即同样对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对于苹果来说,依靠一定的让利和优化供应链成本,似乎已经无法避免巨大的市场冲击。
下一代iPhone原本预计上涨20%
就在当下,受到全球股市剧烈冲击等方面影响,几天来苹果市值蒸发约8000亿美元。即便如此,特朗普政府依旧希望苹果全部转移至美国本地进行生产。但华尔街分析师认为,如今一台iPhone 16Pro(256G)成本约550美元,完全回归美国生产将涨至1100美元。但这样的分析还是过于乐观,一部苹果手机中所有的零部件,除了部分芯片几乎完全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生产。中国大陆地区的屏幕,电池,PCB和框体;中国台湾地区代工的处理器;日韩地区的存储器……以及遍布全球的原材料采购等。同时,若苹果在美国生产,其人工,交通运输,电力环保等方面的支出也将远大于海外地区。
加征关税最终影响每一个消费者
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将对贸易伙伴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但事实上,这个政策并不对等。我们不用去试图理解这个政策是如何通过搞笑的公式计算得出,也不用理解为什么一个只有企鹅的岛屿也会被列入征收名单。只是单纯得分析苹果手机的生产地和供应链即可发现。如今苹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非美国地区的依赖度达到了90%以上。这些地区或为苹果提供原材料、零配件、模组总成、研发测试;或为苹果进行总装生产。若这些国家被美国苛以重税,它们必然会反映在产品的售价中。
4月2日 特朗普在白宫草坪签署“对等关税”协议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苹果手机的涨价已经是过去几年中的常态,大家已有一定的心理预期。而且,征收关税也只是针对美国原产的部分,仅限于几种中端芯片。它们相对屏幕、电池等零配件的价格并不高,且只是手机中一部分,影响范围有限。同时,小E也认为苹果不会放弃中国庞大的市场,让出“中国品牌的可乘之机”,必然会让出一部分利润来维持市场地位和份额。
据传为下一代苹果iPhone 17 Pro外观图
综上所述,下一代iPhone会涨价,但并不会出现如许多自媒体疯传的涨50%,甚至100%。这只是“万税”时代下的一个谣言罢了。如果苹果仍旧维持现有的供应链体系,那么它在中国市场的涨幅约在10-20%;而在美国市场却反而会大涨50%以上。当然,如果苹果“遵从”美国政府的策略,将生产迁回美国,那么它会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即便只是组装,苹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建造足够满足全世界需求的组装工厂,以及符合要求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如果苹果还需要在美国本地生产部分零配件,那么它所投入的成本将是海量,所需要的时间更是“遥遥无期”。
下一代iPhone的价格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将折射出在“关税战”之下,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全球征税的实质,更像是某些“行为艺术者”的先狠狠捅自己一刀,再问你们怎么还不来求我的讹诈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