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万戈:183件珍贵文物捐美国,却向中国开价3600万,为何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06-10 10:59:36

文丨鲁滨逊的日记

编辑丨鲁滨逊的日记

——●◯前言◯●——

作为清代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朝中宰相翁同龢的第五世孙翁万戈在他100寿辰生日宴上做了一个震惊中外的举动:将自己收藏的183件文物无偿捐献给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可在1999年底上海市政府花了450万美元在翁万戈手里买了翁氏藏书。

对美国出手阔绰分文不要,而对于自己的祖国却要这么多钱,有人骂他“汉奸”,而有的人却说他是为了对外宣传文化,那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备受争议的翁万戈◯●——

2000年,翁万戈以450万美元的高价将其馥馥珍藏的"翁氏藏书"悉数卖给了上海博物馆。

然而,对于他来说,金钱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显然更看重的是这批珍贵藏书在国内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可以说,这一决定凝聚了翁万戈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也体现了他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真挚热爱,何为对传统文化的淋漓尽致。

然而,就在18年后的2018年,翁万戈却做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决定,这一次,他将183件珍贵的文物无偿捐赠给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一方面,我们不得不佩服翁万戈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执着追求,他显然希望这批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为全世界的文化遗产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禁感叹,一位如此挚爱祖国文化的人,为什么会将如此珍贵的文物送往国外?

这还要从翁万戈的人生开始说起。

——●◯所作所为◯●——

翁万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翁同龢曾担任两代清帝的老师,是当时极有声望的大儒,可以说,翁万戈自小就被浸淫在丰富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对收藏与鉴赏文物有着天然的热爱与敏锐的眼光。

身为美籍华人,翁万戈的一生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与变迁,1937年,在抗日战争爆发之际,为了保护家族世代相传的珍贵文物,他不得不携家人远渡重洋,移居美国。

短短几年后,1948年,他又继承了留在天津的剩余藏品,但紧接着又爆发了辽沈战役,他再一次将这批文物转移到了美国。

可以说,翁万戈的一生就是为了保护文物而奔波劳顷。

然而,正是这种对文物的偏执,也让翁万戈备受非议,2018年,他将家族世代相传的183件珍贵文物无偿捐赠给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

有人直言不讳地指责他"叛国""卖国",认为他将祖国的文化瑰宝送往国外,是对祖国文化的一种亵渎,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他不过是一个物质主义者,将金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诚然,翁万戈的做法确实存在一些争议性,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他却将文物送往国外,这在表面上看似有悖于祖训。

但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他的初衷并非出于金钱利益,而是出于对文物长期保护的考量。

毕竟,当年他以高价将"翁氏藏书"卖给上海博物馆时,并未引发任何非议,相比之下,无偿捐赠给美国博物馆的做法,不啻是一种更加高尚和纯粹的文物保护之举。

我们不能否认,翁万戈的确继承了祖辈们的一些狭隘思想,比如他的祖父翁同龢曾阻挠李鸿章办理购舰事宜,就体现出了一种守旧的家族思想。但与此同时,翁万戈也展现出了超越祖训的开放胸怀。

翁万戈显然已经意识到,文物不应该被禁锢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之内,它们承载着全人类的文明智慧,应该为全世界所共享,正是基于这种开放包容的思维,他才会作出将文物捐赠给美国博物馆的决定。

在他看来,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文化交流才能真正发生,不同文明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而将文物禁锢在一个国家,反而会加深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敌视。

有评论指出,翁万戈之所以如此痴迷于文物,正是由于他生活在动荡年代,见证了太多文物在战火纷飞中被破坏、被掠夺。因此,他才会如此偏执地保护文物,视之为自己的生命。

从这个角度看,翁万戈的做法也许就不那么令人难以理解了。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而已。而无论是捐赠给国内博物馆,还是捐赠给国外博物馆,他的初衷都是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

而翁万戈之后的行动也坐实了自己曾经的想法。

——●◯初衷◯●——

面对"叛国""卖国"等指责,他并未动怒,而是耐心地解释了自己的初衷。

"我只是在走'三十六计,避其锋芒'而已。"翁万戈如是说道,语气坦然如常,在他看来,将文物捐赠给美国博物馆,并非出于任何功利的目的,而是一种高度的文化策略。

时局的变迁让翁万戈深知,单纯地守护文物并不能真正保护好它们,相比之下,将文物"散播"到世界各地,才是最有效的保护之道。毕竟,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战乱和动荡往往是文物遭毁坏和流失的最大祸根。

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强国,其博物馆的保护条件无疑是最为优越的,将文物捐赠于此,正是为了让这些文化瑰宝远离战火纷飞,得到长期的妥善保护,从这个角度看,翁万戈的做法实则是一种隐性的保护行为,只不过他运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而已。

除了保护的考虑,翁万戈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推广中国文化,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

"美国人其实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有机会真正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翁万戈坦言,将文物捐赠给美国,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过程。

在他看来,文物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文明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和包容的桥梁。

这种远见卓识,正是翁万戈与众不同之处,他似乎早已看穿了单纯的文物保护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文化交流,才能让文物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而他捐赠文物给美国,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文化使命感。

当然,翁万戈并非完全抛弃了对祖国的眷恋,事实上,他早年曾以高价将"翁氏藏书"卖给上海博物馆,就充分说明了他对家乡的那份深厚情感。

"上海博物馆的保护条件是最好的,我也希望这批藏书能够留在家乡。"翁万戈说,"但后来的动乱让我不得不将它们转移到了美国。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将这些文物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从这番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翁万戈对家乡文化的那份眷恋,他希望能够将家族文物完好无损地保护下来,但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或许,这正是翁万戈行为背后的精神内核:一方面保护文物,一方面推广文化,而无论他选择将文物捐赠给国内还是国外,这两个目标都贯穿其中。

——●◯中美文化交流大使◯●——

在美国生活多年后,翁万戈并没有止步于保护文物这一层面,他更是自发地担当起了中美文化交流的重任,举办各种展览,介绍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就成为了他全新的人生目标。

毕竟,他明白单单将文物静静陈列在博物馆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人去阐释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让异国观众真正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于是,在美国的这些年里,翁万戈时常举办各种展览,向美国人娓娓道来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有时候,他会亲自解说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有时候,他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无论如何,他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西方世界讲述着东方文明的智慧。

除了线下的展览活动,翁万戈还将目光投向了书籍出版,凭借对中国文化的深厚理解,他出版了多部英文版的著作,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关于故宫的那本书可谓是他的代表作,对西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在这本书中,翁万戈娓娓道来了故宫的历史渊源,并对其中的珍贵文物一一做了解释,从建筑特色到文物典故,从皇家生活到礼仪细节,他几乎全方位地展现了这座东方宫殿的独特魅力。

而这,也正是翁万戈一直所追求的,作为一名文化使者,他希望能够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和偏见,让全世界都能欣赏和包容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直到2020年离世,翁万戈都一直在为中美文化交流而不懈努力,不管外界是赞扬还是批评,他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坚持着理想和追求。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正是他最可贵之处。

回顾翁万戈的一生,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叛国"或"卖国"来贬低他的行为。相反,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并试图去理解其中的独特考量,作为一位文化使者,他为增进中西方文明的相互理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各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跟笔者一同交流讨论,最后大家也不要忘了点赞转发哦。

参考资料

【1】-上观新闻2019.1.28(幕后 | 翁万戈捐赠的背后,有他们23年的坚持和奉献)

【2】-澎湃新闻2020.12.10(102岁翁万戈辞世:翁同龢五世孙,去年曾捐古画给上博)

0 阅读:2

鲁滨逊每日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