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率先突围!对标英伟达H20的国产AI芯片盘点

传感器评科技 2025-04-21 22:56:38

4月20日消息,当地时间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已针对出口至中国的NVIDIA H20、AMD MI308和同等芯片,发布新的出口许可要求。

在美国实施出口管制下,厂商必须取得许可证,才能向中国出口AI芯片。

据悉,中国是H20芯片的关键市场。而此次禁令之后,H20芯片的出口限制将无限期有效。

据央视报道,《日本经济新闻》指出,随着特朗普政府启动对半导体和半导体生产设备征收关税的相关调查,一直支撑半导体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将迎来转折点。

美国本土优先的方针引发了各国谋求自产半导体的动向。有记者表示,中国的大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都是H20芯片的最大买家,美国这项政策的一个副作用是,如果这些中国科技公司无法再继续使用H20芯片了,那它们还有什么替代选项?

华为昇腾系列

昇腾910C:是华为昇腾系列的代表产品之一,通过将两个昇腾910B芯片组合而成,采用共封装或芯片组技术,计算能力显著提升,达到了800 TFLOP/s(FP16)的计算能力和3.2 TB/s的内存带宽,性能接近英伟达H100的80%。华为还通过CloudMatrix计算系统聚合算力,其超节点在规模及推理性能已比肩英伟达NVL72超节点的水平。

昇腾920: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专家表示其能够取代H20芯片。

海光信息的海光DCU系列

以GPGPU架构为基础,建立的自研软件栈全面兼容CUDA生态以及国际主流商业计算软件、人工智能软件,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领域,已应用于国产超算和AI训练场景,可承接部分H20受限后的市场需求。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已认证通过海光的DCU产品并推出联合方案,打造全国产软硬件一体全栈AI基础设施。

寒武纪的思元系列

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的头部企业,其思元系列芯片在云端和边缘计算领域可部分替代英伟达的产品。尤其是通过第五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其产品可满足云端训练等场景需求。思元590性能对标H20,获字节跳动50%替代订单。

摩尔线程的MTT S80系列

摩尔线程构建了MUSA统一的软件平台,其MTT S80系列芯片在性能和生态兼容性方面表现出色。近日发布的MUSA SDK4.0.1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到软件栈的“全链路贯通”,且实现对于英伟达CUDA全盘的迁移,用户使用习惯不会改变,速度却快15%以上。

壁仞科技的BR104

BR104芯片通过阿里云合规认证,支持PyTorch无缝迁移,开发周期缩短70%,在性能和兼容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0 阅读:30

传感器评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