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猫咪
编辑 | 猫咪
《半夜"打虎"!这个教训值得深思》深夜12点,中纪委的官宣就像一记惊雷炸响:李石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这位曾被高高供起的"标兵",如今沦为阶下囚。搞笑的是,那些曾经吹捧他是"学习榜样"的人,估计这会儿正偷偷删除朋友圈呢!

权力这把尺,怎么量着量着就歪了呢?瞧瞧那些落马的贪官,谁不是从"为民服务"喊到"以权谋私"?多少人穿着正装、戴着党徽,白天慷慨激昂讲"清廉",晚上却在钱眼里打转转。

"上面九级风,下面纹丝不动",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权力监督的短板。咱就说李石保这事吧,他能从"榜样"蜕变成"反面教材",难道就没人发现苗头吗?权力这碗酒,喝多了都容易上头,关键是得有人盯着别让他"酒驾"啊!

说起来好笑又心酸,现在的权力就像个"任性的熊孩子",就得有"保姆"24小时盯着。纪委半夜放"大招",就是要告诉某些人:反腐不打烊,您别想着钻空子。可问题是,咱这"保姆"能盯几个?光靠事后擦屁股,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制度建设才是硬道理。权力运行得像个"黑匣子",里面捣鼓啥谁知道?必须得让权力在阳光下晒晒太阳,该公开的公开,该查的查,让老百姓都能看得明白。现在有些地方,一个审批权限捏在一两个人手里,这不是变相给腐败开"后门"吗?

别以为反腐是在演戏,这是实打实的"持久战"。每查处一个贪官,就是给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敲响警钟。老百姓要的不是"打老虎"的热闹,而是期待权力这匹"烈马"能乖乖听话,跑在规矩的跑道上。

有人说"权力使人腐化",但根子还是在人。手握权力的人,心里装的是老百姓还是自己的小算盘?制度设计能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这些问题不解决,再多的"李石保"也会前仆后继。
反腐不能光靠"雷霆手段",更要靠制度的笼子。不然,今天抓了这个,明天又冒出那个,这不是在玩"打地鼠"吗?要让贪官从心里怵,就得让制度长出牙齿,让监督真正带电。

所以说,李石保们的落马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咱们期待的是,权力能在阳光下运行,让那些想伸黑手的人心里直打怵,让老百姓看到希望。反腐永远在路上,但这条路必须用制度来铺,用监督来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