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败,斯大林为何放弃百亿美元战争赔款,只拉走几车皮废铁?

同巍聊历史 2023-11-07 06:10:02

1945年4月30日晚,苏联红军将国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顶,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就此成为历史。

作为战败方,彼时的德国不得不重现二十多年前的选择:向战胜国进行赔偿。

一场世界大战,苏军共阵亡1194.4万人。

可最终,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放弃了向德国索要“真金白银”转而从德国运走了几百车皮的“废铁”,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

那么苏联此举究竟是“因小失大”还是“丢了芝麻捡西瓜”?历史已给了我们答案。

恩怨之始,苏联“男高音”对战“落榜美术生”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震惊世界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的内容里明确提到条约有效期为10年,双方在这10年间不做有损对方利益的事。

斯大林希望利用这一条约为苏联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在这十年内养精蓄锐,以期更好在国际上立足。

可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不到一年,欧洲的颓势便一发不可收拾。

先是英法联军被德国击溃,接着便是存在70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在这一背景下,德国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希特勒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大欧洲。

他的自信心和野心都急剧地膨胀了起来,欧洲已经不足以满足他的胃口。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署了第21号作战指令,代号“巴巴罗萨计划”。

这一计划原名为“奥托计划”是德国专门针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计划,于1941年实行。

希特勒在开战前对斯大林进行疯狂的PUA,他亲自给斯大林写信并在信中提到那些聚集在苏德边境的军队是为了避开英国的侦查,很快就会撤离。

希特勒可以堪称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骗子,他成功的骗过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爆发前9天,苏联官方还在辟谣苏德不会发生冲突。

可很快摆在面前的铁一样的事实让苏联的“慈父”意识到,他中计了!

悔恨与羞愧充满了斯大林的内心,他迅速进行战略部署对德国展开反击。

可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的三条战线每一条都取得了难以置信的胜利。

苏联一时之间败势不止,德军的兵锋直指莫斯科。

希特勒认定苏联马上会如同法国等欧洲国家一样,被德军的闪电战完全摧毁,可很快他就被现实狠狠地打了脸。

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走上了莫斯科红场的主席台,两万多名红军在台下等待接受检阅。斯大林在此发布了振奋人心的演讲:

“在列宁的旗帜下,向胜利前进!”

希特勒知道这件事后暴怒,他认为斯大林这是在对他挑衅,他下令部队进攻可是所有的攻击都被苏方拦截了下来。

莫斯科的居民包括妇女和孩子都被调动起来,从将军到士兵,从领袖到人民,每一个人都严阵以待、视死如归。

德军最近的时候距离红场只有22.8公里,莫斯科就在眼前,但他们却再无法前进一步。

当他们停下来的时候,红军则吹响反攻的号角,德军付出了50万人的伤亡。

这之后苏联红军以莫斯科为起点,以柏林为终点开启了二战中最伟大的征途。

到了1945年,离莫斯科保卫战还不到4年的时间里。

苏联红军便打入柏林,希特勒开枪自杀,德国灭亡。

战后赔偿问题

二战结束后,苏联一开始向德国提出230亿的巨额赔偿。

但经过研究,斯大林等苏联高层觉得他们赔款数额太大了,于是在精简之后将赔偿数额定到100亿美元。

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身为战败国的德国同样背负巨额债务。

但由于国际形势不稳,德国最终因债务问题走上法西斯道路,这也促使二战的爆发。

苏联后来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加上德国的经济体系已在二战中被摧毁,即使是再多的赔偿金额也只是“空头支票”。

可考虑到德国对苏联的伤害之深,德国的地缘对苏联之重要,这笔战争赔偿绝对不可能少。

因此,斯大林选择了更为实际的东西,即德国完整的工业设备体系。

之所以说斯大林最终选择了“一堆废铁”,一方面是这些工业设备都是铁制的,另一方面是这些工业设备大都在战争中被摧毁。

尽管如此,斯大林明白这些“废铁”里暗含着德国在军工领域的核心技术,这波买卖对于苏联来说绝对不亏。

自知“捞到宝”的苏联直接将德国的重工业生产体系“移植”到本国,这极大促进二战后苏联的发展。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苏联要的“废铁”当中,并没有轻工业领域的设备,这也间接造成了苏联日后工业体系的畸形。

但这并未影响苏联的崛起,在二战刚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值根本无法与美军相提并论。

但凭借着其惊人的重工业体系,苏联的军工产业迅速发展,甚至在后来一度超越了美国。

除了“废铁”,苏联还向德国提出著名的“劳务赔偿”。

所谓“劳务赔偿”就是征用德国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工程师等到苏联为这些从德国运来的“废铁”安装调试。

苏联境内缺乏铀矿,这是制造原子弹的原料,而德国在原子弹的研究上是要超过苏联的。

在二战后,苏联在东德大肆收集铀资源,还网罗参与制造原子弹的人员。

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原子弹,这与苏联索要的“废铁”和劳务赔偿都是密不可分的。

在冷战时期,也只有苏联能与美国并列为“超级大国”。对此,当年德国打下的基础是不容忽视的。

斯大林放弃货币这种偏虚的东西,转而要走德国大量的工业设备,正是做事务实的最好体现。

暗波汹涌,复杂的国际局势

二战结束后,苏联之所以放弃德国百亿美元的赔偿,除了苏联自身发展的问题再就是当时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了。

在失去共同的敌对目标后,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冷战的阴影开始笼罩全球。

德国在大国的博弈中被迫分为东德和西德俩个国家,柏林更是以墙为界被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两个区域。

苏联控制了东德和东柏林,美、英、法三国则控制了西德和西柏林。

不曾想,美国为宣传自己的思想,也是为复兴西德以扩充门面。

先是放弃对德的战争赔索,后又说服同阵营的其他国家减免或取消对德国索赔,还给予西德一定的扶持。

面对如此形势,苏联这边自应作出相应表示。况且,此时东德已是自己阵营的国家了,再要索赔也不是个说法。

斯大林也不是一个只重眼前利益的人,对于战后的索赔问题,不仅是为了解决眼下的困境,还有出于对美方阵营的长远考虑。

虽然美国和苏联在二战后都并列为超级大国,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小差距。

美国当时的工业产值位列世界第一,而苏联则屈居世界第二。

虽然只有一名之差,但苏联的产能却远不及美国。

苏联的最大优势便是能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强大陆军,可由于地理位置问题,陆军还不能威胁到美国本土。

可美国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却可以直击苏联本土,为了在战后的新格局中能与美国抗衡,斯大林下定决心要尽快提高苏联的军事和重工业实力。

于是,利用这个处置德国的机会,斯大林顺理成章地放弃了赔款,转而带走了外人眼中的“废铁”。

这些德国装备被运到了苏联各领域,促使苏联在美苏争霸的道路上迅猛前进。

当初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如果知道斯大林要走这些“废铁”的真正目的,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这一要求。

也正是因为斯大林舍弃了那百亿美元的天价赔款,苏联才得以赚足了半个世纪的风流。

有时候,看似不划算的交易实则是最划算的。

-END-

【文|公孙闹闹】

【编辑|长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