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翘首以盼的项目,已经通过蒙古国的“慎重考虑”,但要真正落地运营,还需要中方点头。这条对中俄蒙三国互惠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又在担心什么?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批准“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项目,该项目将成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延续。
别看美俄关系回暖,普京就不需要邻国的帮助与力挺,越是“与虎谋皮”,就越是掌握足够的资本。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普京似乎有时间跟资本可以慢慢谈生意,这就让“合作伙伴”不得不改变策略。
原先蒙古国是有点趁火打劫和坐地起价的意思,趁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潭与西方制裁的压力,希望能逼迫俄罗斯多一些让利,在分给蒙古国天然气价格与运营费方面多做妥协。这也让合作项目陷入僵局,中俄甚至将蒙古国“踢出局”,即便是绕道哈萨克斯坦,也不会借道蒙古国。
当时蒙古国方面就有些急躁了,在数次经济论坛中,都释放出愿配合合作,深化贸易的意思。今年在美俄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蒙古国更是摁下快速键,试图加快“东方联盟”的形成。

对于这一表态,普京不会出尔反尔,蒙古国能幡然醒悟自然是好事儿,关键在于要等中国拍板,联盟才能正式形成。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在2024年年底全线贯通后,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达到最高水平。如今2号管道的输气能力,为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而该条管道在设计之初的标准是惊人的1000亿立方米。
2号管道的建成,对于中国的西部开放以及北方能源供应都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对外也能加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唯一的问题便是价格,每平方立米究竟是怎样的售价?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对华出口油气资源的价格在2014年经历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受到前所未有的下调。中俄双方在商言商,就价格问题角力很正常,而且合同落地生效后每年会有基础的输气量与费用产生,双方都没法反悔。
该项目虽然从程序上得到中方有关部门拍板生效,但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可能来自俄罗斯,毕竟美俄下一步要在能源市场上进行深度合作,以控制全球能源价格。中美博弈肯定是其中的重头戏,如何控制从沙特与俄罗斯的能源渠道,以增加中国国内生产成本的攀升,会是特朗普下一步的主要操盘方向。

俄罗斯不会跟随美国战略,但只要能赚钱的生意肯定也不会放过,因此中美俄博弈期间,能源问题或将成为绕不过去的关卡。
不过,今年中俄之间有多次高层会晤的机会,届时就看“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会不会有突破性进展,就能看清地缘局势与全球格局的分布影响。从某种角度上看,这条管道多少有些中俄关系“晴雨表”的意思,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