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其诞生的过程非常不易。伴随着苏维埃政权出现的,是一群功勋卓著的将领,他们的一生几乎都献给了这个年轻宝贵的政权。如苏联第一批五位元帅中的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1883年10月25日——1939年2月23日)便是一位典型的“红色元帅”。他为苏联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结局却令人感到惋惜。
叶戈罗夫于1883年10月25日出生于俄罗斯奥伦堡州的布祖卢克市,他于1901年参军,1904年加入社会革命党,次年毕业于喀山步兵士官学校。叶戈罗夫戎马生涯早年是从军队的最底层做起的,一战期间,他先后担任连长、营长、团长。1918年,叶戈罗夫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并参与制定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立苏联红军的法令。
随着一步步升迁,叶戈罗夫在红军内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1918年1月,他开始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任职,主要负责检查苏军组织和训练情况。仅4个月后,他又被任命为苏军选拔旧军官最高鉴定委员会主席、全俄总司令部政治委员。一直以来,叶戈罗夫都主张建立一支具有严格纪律的正规军来拱卫政权,还直接向列宁提交过相关报告。
“十月革命”后,虽然苏维埃政权取得胜利,但国外帝国主义势力极端仇视这个新生政权,于是伙同俄国国内的反动武装一起发起反扑。在托洛茨基的组织下,苏俄建立起了红军,与敌对势力展开斗争。在此期间,叶戈罗夫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体现。1918年8月,他的部队在巴拉绍夫、卡梅申地区同哥萨克白卫军作战,在与白卫军作战的过程中,叶戈罗夫与斯大林建立了紧密的战友关系。
1919年5月25日,白军将领邓尼金的主力部队企图强渡萨尔河,叶戈罗夫趁机指挥第6骑兵师发动猛攻,一举歼灭敌军约3个团。1919年7月,担任第14集团军司令的叶戈罗夫指挥部队在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地区再次粉碎了白军的进攻企图;1919年10月初,邓尼金主力部队抵达莫斯科的门户图拉,叶戈罗夫被任命为南方方面军司令,在解困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
1920年,苏波战争爆发。时任西南方面军司令的叶戈罗夫指挥部队再次击溃邓尼金,并解放了乌克兰。随后,他又相继击败波兰干涉军和弗兰格尔白卫军的进攻。苏联内战让叶戈罗夫的能力充分体现,也让他变得功勋卓著。更重要的是,他与斯大林、布琼尼等人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叶戈罗夫在苏联高层内部的地位看似无可撼动,不容置疑。
内战结束后,叶戈罗夫先后担任基辅特别军区和彼得格勒军区司令,随后又升任红军总参谋长、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等重要职务。1934年,叶戈罗夫当选为苏共中央修补委员,次年,他与图哈切夫斯基、伏罗希洛夫、布琼尼以及布柳赫尔一同被授予元帅军衔。
虽然叶戈罗夫参军很早,出身于步兵,但他的军事思想非常前卫。他不但是根据新式技术装备整编苏联陆海军的发起人之一,还大力主张建立强大的装甲军团和国土防空系统,并提出大量具有远见性的军事思想和理论,对苏联著名的“大纵深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贡献。就这方面来看,叶戈罗夫绝对对得起元帅军衔,比后来苏联仓促提拔的高级将领巴甫洛夫、库利克等人不知强了多少倍。
陈余曾说:“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历史上,功臣遭到猜忌的事情史不绝书,王翦、萧何、韩世忠只能求田问舍来避祸,而韩信、彭越、英布、周勃父子、岳飞、蓝玉、于谦等功臣的悲惨遭遇更是人尽皆知。韩非在《韩非子》里也谈到:“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信也感叹:“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叶戈罗夫也很快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从1934年开始,肃反人员就开始在国内胡乱抓人。被逮捕者为了保全自己,随便指认,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不过,起初叶戈罗夫并不担心,因为他与斯大林的关系非常紧密,还一度被任命为图哈切夫斯基案的主审法官之一。由于他此前与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出现了矛盾,这为他后来悲剧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
从1937年11月底开始,叶戈罗夫开始对自己在内战中所做出的功绩被苏联其他军事和政治人物所掩盖而感到愤慨。叶戈罗夫曾经歇斯底里对别人表示:“你难道不知道,一谈到内战,各地的人都尖叫到声嘶力竭,说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做了一切,但我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不谈论我?”
1937年,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集团在苏联的大清洗活动中被摧毁后不久,一些被告要求提供更多证据来指控叶戈罗夫是红军阴谋的主要领导人。
在大清洗期间,叶戈罗夫作为一名在内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蒙受了不少的耻辱。
斯大林曾经在1938年的1月份亲自批评了这位名将:“据了解,我们有五位苏联元帅。其中,叶戈罗夫最不配得到这个称号,更不用说图哈切夫斯基了!”
到了1938年1月25日的时候,苏共布尔什维克中央政治局和苏联人民委员会联合决议,确认叶戈罗夫不可能继续领导军事工作,因为他不能得到苏共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充分政治信任。
苏共布尔什维克中央政治局和苏联人民委员会所给出的不信任理由为:“苏联国防第一副人民委员叶戈罗夫同志在担任红军参谋长期间,工作极不理想,他毁掉了总参谋部的工作,把总参谋部的工作交给了波兰、德国的经验丰富的间谍……叶戈罗夫同志毫无道理地不满意自己在红军中的地位,他对红军的情况有所了解。”他被解除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的职务。2月23日,调任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员。3月2日,被免去了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此之后,叶戈罗夫有一段时间没有得到新的任命。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
苏联历史上,审讯图哈切夫斯基无疑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深受斯大林信任的叶戈罗夫被任命为该案的主审法官之一。其实,当时倒霉的远不止图哈切夫斯基一人,在整个大环境下,人们为了自保乱咬一通,这些手握重兵、性如烈火的将军、元帅在清洗面前显得像一只温顺的绵羊一般,不敢有一点反对甚至是怀疑。搞得气氛很紧张。从1919年至1935年,苏共中央先后选出31名政治局委员,他们中有20人死于政治斗争。1922年的苏共十一大是列宁最后一次参加的党的代表大会,共选出26名政治局委员,其中有17人在肃反中被处决和流放。至于苏共十七大代表和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命运,苏共十七大代表共1966人,其中1108人因“反革命罪”遭到逮捕和处决。这些代表中有80%是十月革命前或国内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60%是工人党员。十七大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中,有83人即将近三分之二被逮捕和处决。第一批授衔的五个元帅中,有3个被处决。他们是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和叶戈罗夫。15名集团军司令员中被处决了13名,85名军长中被处决了57名,159名师长中被处决了110名。在苏联的肃反中,真正值得称道的高级干部并不多。这些被处决的中央委员和将军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斯大林的恐怖政策吓倒了,为了保住自己,积极地参与杀害自己同志的血腥暴行,什么正义、良知和责任感都被当作破抹布一样扔掉了。但正直的叶戈罗夫相信“人正不怕影子歪”的道理,他的一些做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憎恨,这其中就包括图哈切夫斯基的老部下。不少历史专家相信,正是这些人的告发,叶戈罗夫的地位终于也开始动摇。
1939年2月23日,内务部人员冲进叶戈罗夫的办公室,企图将他逮捕。叶戈罗夫据理力争,最后忍无可忍,从抽屉里拿出列宁赠送的手枪公然拘捕。在击毙一名内务人员后,他也当场死亡。
一名卓越的、功勋卓著的元帅居然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实在是令人惋惜。据说,斯大林在得知此事后沉默良久,为之长叹;苏联的肃反工作也很快便停息了。
后来,在赫鲁晓夫的倡议下,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于1956年3月14日作出裁决,恢复了叶戈罗夫的名誉。不久后,他被追授为苏联元帅军衔并获得苏联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