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还不到100天,特朗普就完成了一项壮举:
同时激怒了三位美国前总统和大半个共和党。
奥巴马、拜登、克林顿轮番出场,在公开场合集体点名特朗普。
而共和党也不再是团结,议员私下反对、商界公开喊话、连昔日最亲密的副总统也站出来背刺。
特朗普的这场经济豪赌究竟还能撑多久?

在重新入主白宫之后,特朗普迅速恢复了他第一任期曾力推的关税政策,宣称要通过“对等关税”手段打击进口产品,保护本土制造业。
然而,此次政策实施不到百日,美国国内外的阻力已经远远超出预期。

先是三位前总统先后公开表达不满,紧接着,共和党内部也出现明显裂痕。
不少议员、商界人士以及曾与特朗普并肩作战的老战友陆续提出质疑和批评。
关税这根“大棒”到底能不能解决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声音,正在给出否定的答案。

在美国政治传统中,卸任总统通常会选择相对低调的方式退居幕后,尤其是对现任总统的政策走向,他们一般避免过多评论。
但从4月初到中旬的半个月内,奥巴马、拜登和克林顿,先后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行了严厉批评。

这在美国现代政治史上极为罕见,几乎可以看作是一场前总统的联手施压。
4月5日,奥巴马在芝加哥大学演讲时指出,当前的关税策略“不仅无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反而可能加剧通胀并削弱国际竞争力”。
他强调,在全球化高度融合的今天,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实现制造业回归,更多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

4月15日,拜登也发表了他卸任后的首次公开演讲。
虽然外界曾担心他的健康状态,但这一次他以清晰的表达和坚定的态度指出,特朗普的政策“破坏了过去几年为重建多边关系和稳定国内经济所做的一切努力”。
他表示,美国当前所面临的内部撕裂,正是激进单边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

而最令人意外的,是比尔·克林顿在4月19日的一场纪念活动中发表讲话时,也对特朗普的政治风格和经济政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克林顿没有点名,但他提到有人为了政治选票不断夸大事实、制造分裂,这在场媒体普遍解读为对现任总统的间接指责。

三位不同年代的总统,在短时间内对同一位在任总统的政策进行如此密集的批评,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说来自民主党前总统的批评还可能被部分特朗普支持者视为党派斗争的延续,那么共和党内部的反对声,则更具现实震撼力。

据《国会山报》报道,尽管多数共和党国会议员在公开场合仍保持沉默,但在私下讨论中,反对关税政策的声音日益强烈。
有议员表示,特朗普当前的政策使他们在选区面临巨大的选民压力,特别是来自农民和中小企业主的反弹最为激烈。

部分议员甚至希望由最高法院介入,限制总统对关税的行政权力,恢复国会在贸易税收方面的主导地位。这种“绕过总统、借力司法”的思路,反映出党内已经存在实际上的分裂。

同样受到巨大冲击的,还有代表制造和零售行业的企业家群体。
以Viahart消费品公司CEO莫尔森·哈特为例,这位坚定的共和党支持者在4月发布了一份长达研究报告,系统阐述了当前关税政策的失败。

哈特指出,即便美国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超过50%的关税,仍无法抵消本土制造在成本、效率、供应链、劳动力技能等方面的劣势。
报告还提到,美国在工业机器人、生产效率等关键领域全面落后,在缺乏配套基础设施与人才的背景下,制造业“回流”更多是一种幻想。

更令人尴尬的是,据媒体报道,这份报告曾被递交至白宫,但特朗普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担任副总统的迈克·彭斯,也在本月初接受《国会山报》采访时罕见地表达了对关税政策的担忧。

他表示,虽然理解特朗普想通过贸易手段重塑产业链的初衷,但当前政策的执行方式“过于急躁且缺乏全局考虑”。
作为曾经最亲密的战友,彭斯的这番话被外界解读为一次“政治断裂”的信号。
三股力量的同时“背身而出”,显示出特朗普在党内的权力基础并不如表面那么牢固。

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酵,不排除在中期选举中造成共和党整体席位的流失。
除了国内反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反击。
中方对美国采取精准反制措施,限制关键商品出口,同时加强与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贸易协作,削弱对美依赖。

欧盟与加拿大也陆续宣布针对美国农产品、能源出口商品征收反制性关税,令美国多个州的农产品价格暴跌,大豆、小麦、天然气出口量双双下滑。
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中西部的农场收入同比下降近20%,超过1300场抗议活动在各州议会门前展开,民众高举“要贸易,不要施舍”的标语表达不满。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通胀水平居高不下。
消费品价格连月上涨,尤其是电子产品、服装、家电等高度依赖进口的行业影响最为显著。
金融市场也受到波及,股市连续下跌,投资者信心动摇。

可以说,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如预期般拉动就业,反而加剧了供应链混乱、价格上涨和民众负担。
全球贸易体系正在进入新的博弈阶段。
国家间的产业协作、技术流动和互利共赢成为大势所趋。

在这种背景下,仍坚持“以关税为武器”的贸易政策,不仅难以实现“美国优先”,反而容易使美国在全球竞争中处于被动。
此次特朗普的“关税之战”,正在经历一次全方位的反噬。

从前总统到党内人士,从企业家到普通民众,从国际伙伴到战略对手,多方反应早已表明,单边主义与对抗性贸易策略难以走通。

未来,美国若希望真正实现经济复兴,恐怕要从政策理念上做出深刻反思。
毕竟,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智慧协商才是稳定发展的正道。
倚仗关税大棒的策略,只会在时代洪流中愈发力不从心。
文/编辑:千寻小百科
人民日报:2025-04-20《“前所未有”!拜登、奥巴马、克林顿接连谴责特朗普政府》
环球时报热点:2025-04-08《特朗普推关税让制造业回流?美一线企业主亮出十大铁证:这是致命幻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