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2025年2月7日,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的杉杉集团破产重整听证会现场,周婷独自走出法院大门时,面对媒体时她哽咽回应:“我已经尽全力了”。
这位曾以财经主持人身份活跃于荧幕的80后女性,在接棒杉杉集团董事长不到四个月后,不仅未能扭转颓势,反而让这个曾经的浙商传奇加速滑向深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fedc680d3fbccf44555fc77b4957597d.png)
从遗产争夺到债务暴雷,从股权冻结到核心资产易主,杉杉集团的破产不得不让人深思。
从争产闹剧到权力更迭2023年2月,杉杉集团创始人郑永刚的猝然离世,让本已暗流涌动的家族矛盾彻底爆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f046b1dc7ea3f9adab9cc811d83694f9.jpg)
郑永刚的儿子郑驹与原配家族迅速掌控上市公司杉杉股份,而作为继母的周婷则通过法律手段争夺遗产,甚至一度冻结郑永刚名下核心资产宁波青刚的股权。
这场争夺看似以2023年5月郑驹当选董事长暂告段落,实则埋下了更深的危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7c7886510c2e11db93e5dd2e2f2f616d.jpg)
当时的杉杉已因郑永刚生前的激进扩张陷入困境,收购的数十家非核心企业成为财务黑洞,商誉减值风险高企,银行贷款利息逾期频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9f740d194061fc4efa24be6a05396b40.jpg)
而郑驹的短暂掌权未能止住颓势。
2024年6月,杉杉集团因1900万元利息逾期登上头条,随后旗下永杉锂业控股权被司法拍卖,彻底暴露资金链断裂的窘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9a751f900be3de4ef31af1d74d5feaf3.jpg)
在内外交困下,继母周婷于2024年11月以“商界人脉”为筹码接任董事长,试图以“财经主播”的公关形象挽回金融机构信心。
周婷迅速拜访债权银行,争取到部分续贷,甚至高调宣布“团结一致带领杉杉前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6beabf7bfd4968ebb09e555ed4ef56fe.png)
然而,这种表面功夫难掩本质缺陷,缺乏实业管理经验的她,既无法解决高达295亿元的有息负债,也无力应对核心业务的技术危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b7bd122015b1909aadd2e4679fcdfe5d.png)
三家主要债权银行最终申请破产重整,宣告了这场管理实验的彻底失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77f9ecf7cdda76f26546e882e1357727.png)
周婷的职业生涯让她自带光环,浙江大学与长江商学院的双硕士学历、十余年财经媒体经验、与郑永刚婚姻带来的资本资源。
但这些经历恰恰成为她执掌杉杉的最大桎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043bc030edcdf40e5ab4f95d505eafc7.png)
作为主持人,她擅长的是信息传递与形象包装,而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的是战略决策与风险把控。
两者的错位在杉杉危机中暴露无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dcbf0567ecdb93c5998fcc384308c9a6.png)
在业务层面,她延续了郑永刚的“并购依赖症”。
周婷继续推进收购LG化学OLED偏光片业务,却忽视了客户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已大规模布局“去偏光片技术”(COE)的趋势。
这种对行业技术迭代的迟钝,让杉杉斥巨资收购的资产尚未整合便面临贬值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1ceeb0f9439387ff44d21ec1d6db1b62.png)
另外周婷试图通过股权质押、债务延期等财技腾挪空间,但杉杉集团91.66%的股权质押率早已触及红线,最终导致4.62亿股被司法冻结。
更讽刺的是,周婷上任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举动,反被监管查出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进一步摧毁市场信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f10077cb6312b575d924a09638a7adf5.png)
这种“表面维稳、回避实质”的管理风格,与其说是商业决策,不如说是媒体思维的延续。
将企业危机当作需要“公关”的负面新闻,而非需要拆解的经营难题。
正如她在听证会后的哽咽发言,情感充沛却无实质对策,最终只留下“尽力”的苍白姿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27c11978154b3a049729ff3ea51a4377.png)
杉杉的崩盘绝非偶然。
作为起家于服装、转型于锂电池材料的跨界巨头,其两大核心业务,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均陷入结构性危机。
在负极材料领域,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惨烈,杉杉虽然通过云南基地扩产降本,但2024年净利润仍暴跌98%。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215ea1af6f1fcafbde274c798038925f.png)
偏光片业务更成致命伤,2021年收购LG化学相关资产后,该业务一度贡献超五成营收,但客户转向COE技术使得偏光片需求预期断崖式下跌。
耐人寻味的是,周婷在2024年仍将OLED偏光片作为战略重点,宣称“加速客户认证”,却对京东方同年量产无偏光片折叠屏手机、华星光电布局COE技术视若无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08bc1e5035fbe762335219754eca5510.png)
这种对技术路线的误判,本质上源于管理层缺乏产业深耕的敏感度。
当一家企业的决策者沉迷于资本运作而忽视技术迭代,其衰亡便已进入倒计时。
杉杉股份股价从郑永刚去世时的18.5元跌至7.18元,市值蒸发超60%,正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5c06e72d9be49031e9498d693b79c25a.jpg)
郑永刚的突然离世暴露了权力交接的系统性缺失,既无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梯队,也无家族内部的制衡机制。
郑驹的仓促上位与周婷的“救火式接棒”,本质上都是对“创始人崇拜”的路径依赖。
郑驹的失败在于经验匮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057d1433c7d7bd8d97e52cf5a4b55d12.jpg)
他接手时杉杉已负债172亿元,但试图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止血的操作过于迟缓,反而因司法拍卖失去永杉锂业控股权。
而周婷的失败则源于能力错配,她将媒体人的危机公关技巧等同于企业管理,误判银行续贷为转机,却未看到三家主要债权人的破产申请已堵死最后退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69de5cd203ae5fa35ec7bae9cb623751.jpg)
当企业传承沦为遗产争夺战时,战略决策必然让位于权力博弈。
郑永刚留下的51%宁波青刚股权争议、周婷与郑驹的董事长更迭、乃至周婷卸任后由其亲属周顺和接任法人代表的操作,都在加剧内部治理的混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7ed4a1e5c6212557455bb90e76fc6a38.jpg)
这种“人治”色彩浓厚的权力结构,使得杉杉在债务危机中彻底丧失反应能力。
“美女继母”成为时代隐喻杉杉集团的崩塌,表面看是周婷个人能力的失败,实则是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缺陷的集中爆发。
当企业命运系于创始人一身,当权力交接依赖血缘而非制度,当技术判断让位于资本投机,再光鲜的“美女继母”也难挽狂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fde3148cb15a96097edb48ed4091aa3d.jpg)
值得深思的是,周婷并非孤例。
从海鑫钢铁李兆会到杉杉郑氏,从“富二代”到“继母掌门”,中国民企的传承困局反复印证着一个残酷现实。
没有十年以上的系统化布局,没有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权力的制衡,百亿帝国可能因一个人的离去瞬间倾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f13ea2712db0075525cecd8d50f64d8c.jpg)
而资本市场对“美女高管、跨界精英”的浪漫化想象,往往掩盖了实业经营需要深耕与耐力的本质。
2025年的春天,杉杉集团即将迎来破产重整的终章。
当司法拍卖锤落下时,郑永刚打造的“负极材料之王”或将易主,而周婷的“尽力”终成商界教科书上的一个警示案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813eba40c7c1bc469f633ec31e8c7204.jpg)
在实业的世界里,聚光灯下的表演救不了财报上的赤字,而真正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在技术迭代与债务数字中躬身前行。
信息来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da9712672eb22d0261c82a256bea808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