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四个转变打造农业经营体系样板

农民群群 2025-02-14 12:06:48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地处洞庭湖畔,山地丘陵水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0%以上,耕地总量少,细碎化程度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优等问题长期存在。近年来,岳阳县立足县情农情,加强引导扶持,推进四个转变,打造区域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样板。目前,全县共有家庭农场3627个,农民合作社1194家,带动农户9.4万户。下面以岳阳县筻湖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产生和发展为例,阐述岳阳县打造现代粮食经营体系的情况。

一、政策引导,推动农户办家庭农场

聚焦小农户发展增收难题,立足地方实际,引导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办家庭农场。县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资金,实施家庭农场“211”工程,即以夫妻2人为主体,种植双季水稻100亩,纯收益10万元以上。全县以推动种粮机械化、服务社会化、适度规模化,补短板、强主体、促配套为举措,推动发展“211”工程家庭农场1500个。如董敏芳是筻湖田农机联合社的理事长,2013年辞去企业高管工作,回乡流转300多亩土地,从兴办家庭农场起步,运用低压灌溉、深耕施肥、机械育插秧等现代农业种植模式,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探索出成熟稳定的旱地育秧技术,服务面积6万亩,实现了企业白领向农业经理人的转变。

二、抱团发展,推动家庭农场搞合作

家庭农场单打独斗,干不完、干不好农业全产业链。2014年,董敏芳联合其他家庭农场,牵头成立了润升水稻合作社,经营面积从300多亩扩大到1000多亩,2015年又牵头成立了丰瑞农机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组织形式,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目前拥有各类先进农机设备145台(套),发展成员257户,带动家庭农场及小农户近1.5万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县里引导家庭农场联合合作,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培育像丰瑞农机这样的粮食类合作社145家。

三、打造龙头,推动合作兴企业

经营面积越大,精细管理越难。为优化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2017年,董敏芳成立了湖南田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吸收合作社入股,以公司为龙头开拓市场销路,目前已成长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丰瑞农机合作社随之转变发展思路,细分生产经营环节,将经营面积从5000亩缩减到1500多亩,把经营重心转移到技术研发和头部服务上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产业链上各主体定位清晰,农户能做的田间水肥管理等生产环节,由农户自己做;农户做不了、做不好的机耕机插、植保飞防、稻谷收割等环节,由合作社来做;技术研发、集中育秧、稻谷烘干等技术资金密集环节,由公司牵头来做。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个性化定制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了高速育秧流水线,播盘速度达3600盘/小时。建设了全省最大的工厂化旱育秧基地(150亩),成秧率98%以上,项目获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全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共发展旱育秧基地8个,供应秧苗在县里的占比超过45%。

四、做优服务,推动联合社变服务主体

以引导发展家庭农场、培育农民合作社为基础,鼓励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联合社变服务主体。丰瑞农机合作社2023年牵头组建了筻湖田农机联合社,仅机插秧环节联合社年服务面积达3万亩以上,为更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小农户提供机械设备,在全县区域内调度,大范围辐射开展服务,单季种粮为农户增加利润200~300元/亩。目前,全县已组建8家区域性服务主体,综合服务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实现良田面积基本覆盖。全县创建认定的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家,省级示范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2家。

(本文为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材料,略有改动)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2024年12期

0 阅读:2

农民群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