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衰老程度自测评分标准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小编详细介绍如下:
1.衰老程度评分标准一个人的衰老程度,除了心理、生理和生物学变化之外,“心理年龄”更具重要性。有的人“未老先衰”,有的人“老当益壮”,主要是指心理年龄。下面20条是对心理衰老程度的定量、定性分析的自测内容,实行百分制方法,每条完全存在为5分,根据程度不同计1~5分,积分越少,心理衰老程度越轻,否则反之。判断标准是:无心理衰老,0~10分;有衰老现象,11~20分;轻度衰老,21~30分;中度衰老,31~40分;重度衰老,41~50分;60分以上为极度衰老。

2.自测方法
(1)会经常出现胆怯和害怕,遇事总是小心翼翼,并且难以自我调整和控制。
(2)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常发无名之火,每次发火后,不良情绪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
(3)他人出现的错误和过失,会感到强烈不安,总愿与自己相联系,甚至感到不久就会大祸临头。
(4)不乐于助人,他人寻求帮助常感到不耐烦,认为无事找事,而且在态度和表情上都有明确表示。
(5)经常毫无特殊原因的表现出心绪不宁,坐立不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容易平静。
(6)脾气大,易发火,易激动,稍不遂意就可引起愤怒爆发。
(7)见到陌生人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感到不知如何是好。
(8)不能宽容和原谅他人,甚至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从内心厌恶他们。
(9)情感起伏不定,情绪不稳多变,喜怒哀乐不定,随机性很强。有时会有不明原因的喜怒哀乐。
(10)有时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感到活得没一点意思。有自杀倾向者计满分。
(11)大事小事都常常举措不定,不能下决心是否去做,常犹豫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决定。
(12)身边无熟悉的人就会感到惶恐不安,有熟悉的人在身边感到不自在,自己独处时寂寞、孤独,无助感强烈。
(13)已形成的认识和不良行为习惯,也认识到不好,但对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管正确与否,都一概持否定态度。不能做自我批评,做错了事或伤害了他人也不自责。
(14)经常为一般小事情焦虑不安,总感到不开心,一天到晚总是忧心忡忡的样子,这种心理困境长期不能解脱。
(15)希望有人闲聊,稍谈一会儿就心烦;喜欢热闹,人多热闹时常拂袖而去。
(16)去客人家吃饭感到很不自在,别扭,不愿与人交朋友,与朋友相处也不谈心交心。
(17)遇到稍紧张的事就会头脑糊涂,发呆,感到没有头绪,提不起精神来。
(18)常念及病故很久的亲人和朋友,其身影常在脑子里旋转,很难抹去;过分关心自己健康和安全,总担心患了重病或不治之症,担心某一天会遭遇车祸或什么不测。
(19)经常无缘无故的暗自伤心和哭泣,或情绪大起大落,喜怒无常。
(20)曾因心理问题去过精神病科或心理咨询门诊,被告知有精神或心理问题。
(注意:每条要根据实际存在表现,分别计0~5分,然后相加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