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就是想太多~太矫情。”
“谁心里没点小毛小病呢,这不也都过来了?”
“坚强点!”
……
当我们对别人诉说自己的心理问题,可能很多时候会听到和上面类似的回答。仿佛在我们的认识里,纠结于“这些小事”就是脆弱,自己不动声色地将它们解决就是强大。
可当我们被心理问题困扰,求助于心理咨询时,真的就是脆弱的吗?我觉得可能是。 当我们没有能力处理和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内心中充斥着各种冲突、痛苦的情绪,一时间找不到让自己解脱的方法。这种情况下的我们,相比于同样情境下游刃有余的人,确实可以被称为是脆弱的。可这并不能代表我们低人一等,谁又没有脆弱的时候? 当然,有时也不是。 不同的人生会遭遇不同的苦难,你没有经历我的经历,又怎么能知晓我的痛苦?
不仅如此,我们并非总是因为难以应付现实中紧迫的问题而选择心理咨询,人们可能因为想做更多的自我探索、对于职业生涯有更清晰的规划等原因而求助于咨询师。 暂时被困难打败的自己可以是脆弱的,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有脆弱的时候。但接受心理咨询的行为绝不是脆弱的象征,因为相较之下,“自己扛”也并不显得多么强大。
平时你会如何消解自己的心理不适呢?出门大吃一顿、完成自己的爱好、向朋友倾诉……我们会寻找各种舒缓情绪,让自己暂时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办法。但放松情绪过后,问题并不会随之溜走,我们仍然要通过寻求帮助,或者自己摸索方法解决问题——心理咨询正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进入咨询室,来访者会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去觉察自己想要解决的心理困扰,探索自己生活中的境遇,以及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思考可能的解决办法。 承认自己去接受心理咨询,在一些存有偏见的人看来,等于承认我们没有能力去应付一些现实问题,我们“不够强大”。可是,不去承认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而努力经营表面的强大,又有多大的价值? 大方地承认问题所在,比起伪装,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气。
传统文化对“自省”、“慎独”等个人自我调节能力的强调,以及社会对于个人隐私权的淡漠等等外在原因,容易让身处环境中的我们对于走入咨询室、谈及心理咨询经历产生抵触。但无论如何,为了解决问题而作出的努力不应当受到指责,选择去心理咨询的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