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联合国安理会就俄罗斯提议的“北约轰炸南联盟25周年”公开会进行程序性表决,结果未通过。
25年前,也就是1999年,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公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军事打击。在持续78天的轰炸里,造成了极为惨重的后果。大量无辜平民丧生,据统计,死亡人数多达2000余人;受伤平民超过6000人;近100万人流离失所,被迫离开家园。北约的这场非法战争,给南联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国家经济陷入瘫痪,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在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有一个日子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忘记。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射多枚精确制导炸弹,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这一暴行导致3名中国记者遇难,20多名中国外交人员受伤,整个中国外交馆舍严重损毁。使领馆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北约的这一行为,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践踏,对中国人民感情的极大伤害,也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粗暴破坏。这一事件震惊世界,激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反美示威活动,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北约的野蛮行径。
导弹(资料图)
如今,俄罗斯提议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北约轰炸南联盟25周年”公开会,旨在让国际社会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事件,从中吸取教训,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然而,法国代表却认为这一议题“无关紧要”,并且以未征求其意见为由提出质疑。最终,安理会进行程序性表决,仅有中国、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3国投赞成票,其余12个国家投下弃权票。按照安理会相关表决规则,对于程序性问题,至少需要9个理事国赞成才能通过,因此此次公开会未能进入实质议程。
对于这一表决结果,俄罗斯代表愤怒地斥责法国此举是“外交侵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也明确表示,中方对表决结果感到失望和遗憾。中方支持就北约轰炸南联盟25周年举行会议,因为这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25年,但其造成的影响至今仍未消散。就拿科索沃局势来说,至今依旧紧张,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地区安全形势持续动荡。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总结与反思,十分必要,它能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带来的危害,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国人民一直秉持着不宣扬仇恨的态度,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会忘记历史。我们不倡导以暴易暴,但对于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这样的历史悲剧,我们绝不容许再次发生。每年,俄罗斯都会在安理会提及这一话题,不管能否进入实质性议程,这一行动都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能让国际社会更清楚地看清美西方在国际事务中恃强凌弱的真实面目;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北约,他们对中国人民欠下的血债,我们始终铭记于心。
法国此次阻挠公开会的召开,理由十分荒唐。法国作为当年北约军事行动的参与方,本身就是施暴者之一,如今却称该议题“无关紧要”,这充分表明法国对其在北约轰炸南联盟事件中所犯下的罪行没有进行任何反思。再者,当前科索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北约当年的狂轰滥炸不但没有带来和平,反而让塞族与阿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地区冲突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轰炸后的房屋(资料图)
美西方如今极力避谈北约轰炸南联盟一事,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心虚。当初他们打着“保卫人权”的幌子发动侵略战争,真实目的却是为了削弱俄罗斯在欧洲的影响力。而在乌克兰问题上,他们又强调“主权”更加重要,否认卢顿两地寻求独立建国的正当性,这种前后矛盾、双标的行径,要是放在安理会进行辩论,必然会让美西方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他们只能通过程序性手段,阻止公开会的召开,妄图掩盖历史真相。
在巴以问题上,美西方的双标和虚伪更是暴露无遗。据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向人权理事会提交的报告显示,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经致使超过3.2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儿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加沙地带70%的居民区被摧毁,80%的巴勒斯坦平民被迫逃离家园,200万人面临严重饥饿。面对如此严峻的人道主义灾难,联合国都认定以色列的做法已经跨过了犯有灭绝种族罪的基本门槛,然而美西方却对以色列的暴行无动于衷,不仅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制裁行动,美国甚至还在继续向以色列提供支持。这足以证明,美西方口中所谓的“人权”,不过是他们用来实现特定政治目的的工具,一旦涉及自身利益,便将人权抛诸脑后。
加沙惨状(资料图)
尽管此次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就“北约轰炸南联盟25周年”召开公开会,但历史不会被掩盖,真相也不会被磨灭。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的惨痛历史,也不会忘记那段被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欺凌的岁月。我们将铭记历史,汲取教训,不断提升国家实力,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我们也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
退出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