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948年底,随着辽沈、淮海战役的胜利,平津战役的进行,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权更替已是大势所趋。蒋介石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为了挽回败局,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争夺人才。
一、针对北平学者争夺战
随着北平被解放军包围,北平学者成为蒋介石争夺的焦点。他特别关注北大、清华的校长及教授,希望通过劝说他们南下来维持国民党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胡适作为北大校长,是蒋介石首先争取的对象。尽管蒋介石两次派专机催促胡适南下,甚至通过电报表达其急切之情,但胡适最终选择留在北平,没有跟随蒋介石离开。
随后,方面通过西山广播电台和主席传达口信,极力争取胡适留下。然而,胡适对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长期不信任使他最终决定离开北平。当胡适与陈寅恪等学者飞抵南京时,蒋介石给予了高规格接待,并设宴招待。但胡适的离开并没有改变大多数北平学人选择留下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决定。他们眷恋学术氛围,更强烈的爱国之情使他们选择留在北平。即使对于那些被蒋介石“抢救”出北平的人,如历史学家陈寅恪,最终也选择留在大陆,拒绝去台湾。陈寅恪与胡适同机抵达南京后,只停留一晚便秘密前往上海,最终选择南下广州任教。
二、张伯苓与蒋介石的交锋
张伯苓作为南开大学的创办者和著名教育家,也是蒋介石重点争取的对象。张伯苓虽在1948年出任国民党考试院院长,但到南京后,他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倒行逆施,深感失望。他以“体弱需静养”为借口,避居重庆,终日深居简出,拒绝为蒋介石效力。张伯苓的拒绝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气节和立场,他坚持教育救国的理念,不为政治利益所动。
三、国共两党的人才争夺战
在国共两党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中,中国共产党深知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地下党组织建立了两条接运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的路线,辗转北上。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积极争取从国民党阵营中分化出来的人。例如,陈序经和陈寅恪一样,最初被国民党“抢救”,但最终选择留在大陆参加新中国建设。陈序经作为岭南大学校长,坚决拒绝国民党教育部长杭立武的劝说,动员二陈不去台湾。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才的重视和策略的成功。
渡江战役后,南京国民政府迁往广州,解放军迅速进军东南,于1949年10月12日解放广州。张伯苓从报纸上获悉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消息,得知重庆即将解放。在他困惑之际,收到了南开校友的来信,原来老朋友傅作义得知他的困境后向周恩来求助,周恩来的关怀使他感动,他决定留在大陆,拒绝蒋介石的邀请。
蒋介石曾多次试图拉拢张伯苓,包括催促他回任考试院院长,并承诺提供飞机等便利条件。然而张伯苓以年老多病为由婉拒了邀请。在重庆即将失守时,蒋介石亲自出面,张伯苓依然坚决拒绝。重庆解放后,张伯苓夫妇表示愿意北归,得到了周恩来的支持和帮助。
茅以升在担任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时,利用对蒋介石的信任保护上海工业。他接受地下党的指示,担任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一职,成功阻止汤恩伯炸毁工厂。他保护了上海工矿企业,尤其是外国在沪开设的工厂。
竺可桢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浙江大学校长。他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并成功劝说蒋经国反对去台湾的计划。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
吴有训是理论物理学家,当时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他拒绝了蒋介石出任中央大学校长的邀请,选择留在上海等待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科学组织工作,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蒋介石的“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失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批知名人士纷纷选择北上解放区并参与合作。柳亚子和叶圣陶秘密离开香港北上时,以诗歌表达喜悦和期待。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间,约有350位民主人士由钱之光和香港分局安排秘密北上。
在国立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中,大多数选择留在大陆为新中国服务,他们来自数理、生物和人文等领域,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