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地主庄园,有乔家大院的5倍大,被称为“民间故宫”

慕士塔格的季风 2023-04-15 22:12:46

在中国,衡量一个人或家族实力名望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其府邸是否雍容华贵够气派。刨开历史的尘埃,红墙碧瓦、庭院深深不仅出现在王公贵族之家,在民间,如乔家大院,刘氏庄园、康百万庄园、王家大院的奢华大宅也不甚列举,今天要说的是中国三大庄园之一的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位于山东省栖霞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庄园创始人叫牟淳,而真正的发迹者是牟墨林,其人精于谋略,善于经营,通过大灾之年贩运粮食,以粮换地,最终暴发,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地主。

牟氏家族到了民国初期达到鼎盛,拥有房屋达5000多间,耕地6万多亩,老栖霞县城有一半是牟氏家族的,有20多处大粮仓,还在全国各地开设商铺,是胶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地主。

牟氏庄园,1935年全部建成,共耗白银达48万两之多,如今现保存厅堂楼厢480多间,占地2万多平方米,有乔家大院的5倍大,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有“中国民间故宫”之美誉,是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氏庄园规模宏大恢宏,六个大院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建筑鳞次栉比、古朴壮观,工艺独特细腻,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浮雕图案,文采斐然,虽经多年风吹雨蚀,浮雕仍清晰依旧,栩栩如生,被很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

牟氏庄园建筑有三个奇怪现象,被称为“三大怪”。

一是烟囱垒在山墙外。我国南北方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其烟囱都是设计在屋脊檐坡上,而牟氏庄园却有近百个烟囱都是竖立在山墙外面,用花岗岩石条砌成的烟囱,如同一座精致的小塔,凌空耸立,别具特色。

二是火炕口在室外。牟氏庄园在营建寝室的过程中,特意在窗外墙角下留一个方形的石砌炕洞口,方便佣人在室外即可烧炕取暖,这样也可以避免室内乌烟瘴气、烟熏火燎,其独特的取暖设计,在北方民居中极为罕见。

三是穿堂门一线开。牟氏庄园的每间大院的客厅和堂屋都开有前后门,而且是一线相连的穿堂门,这也打破了栖霞地区“房门不得前后开”的老规矩。据说之所以采用这种穿堂门设计,主要是考虑夏季的时候,所有的门打开后,穿堂风会让整个庄园更凉快。

牟氏庄园一度成为阶级斗争的教育基地。土改分田地时,牟氏庄园被收归国有,作过粮库和粮管所,后来还办过面粉厂,庄园也因此才得以保存下来。到了“文革”期间,这里成为阶级斗争教育场所,就像当年的刘文采庄园一样,被政治化、妖魔化,连储存东西的地窖,也被说成是水牢,还有了“山东版的收租院”。

牟氏庄园由创始人开始,到1947年的土地改革中止,前后共达十代,历时三百年,历经无数的战乱和社会风云变幻,却奇迹般地保存至今,闯过了财主富不过三代的古谚,历五代而不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牟氏庄园正门有一副楹联:“耕读世业,勤俭家风。” 还有一门联,上面写着“守祖宗一点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曰读曰耕。”,牟氏庄园的治家之本是“内严外施,以反求正”,全面赈济,广行善事,缓和与各种人的矛盾,这也是该家族能够保持长盛不衰之道。

牟氏庄园虽大,却没有一个保安家丁,而且百年不招土匪,这又是牟家的一大传奇,这与牟氏家族“行善积德”息息相关。牟氏庄园每天三顿饭,常年救济当地贫苦百姓和外地灾民, 一直施舍了一百多年,总计付出了一亿多斤粮食,这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户人家也不多见。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6 阅读:284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