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南非出现的新冠变种病毒奥密克戎,再次扰动资本市场,一度造成全球股市的小跳水以及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大跳水。
目前看来,奥密克戎变种并未大范围传播,全球资本市场在短期恐慌后又迅速平复了恐慌情绪,原油和股市都出现反弹。
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让生产疫苗和检测产品的公司一直受到关注。九安医疗(002432.SZ)因为一则与新冠试剂有关的消息被大炒特炒,最近12个交易日出现多达11个涨停板,成为A股近期最妖的股票,没有之一。
互动易消息引爆股价
九安医疗这么妖,源自于公司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发布的消息。
关于互动易平台,笔者之前的多篇文章就已经提到,这里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尤其是董秘)跟投资者互动交流的地方,高管们在互动易平台上的一些话往往会引起市场注意,从而影响股价波动。
2020年初,特斯拉概念火爆,某上市公司高管在互动易平台上的话直接让公司蹭上特斯拉概念,股价出现连续多个涨停板。
好了,话说回来,我们看看九安医疗发布了什么消息。
11月8号,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位于美国的子公司 iHealth Labs Inc.(简称iHealth美国)的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简称:试剂盒)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应急使用授权。
在获得了使用权之后,该试剂盒可以在美国和认可美国应急使用授权的国家和地区销售。
回看公司股价走势图,第一个涨停板是11月15日出现的,而这个公告是11月8日发布的,中间隔了7天。
那么,为什么公告一周之后才出现第一个涨停呢?
11月15日,九安医疗在互动易平台释放了以下两个消息:
第一,公司新冠试剂盒已经开始规模生产,并于上周在美国现货热销;
第二,公司正在和B端客户及各需求方积极接洽订单,目前月产能为1亿人份,预计到2022年初,产能增至每月2亿人份。
11月18日,九安医疗在互动易又表示,新冠试剂盒价格为6.99美元/1人份。
这消息一出来,投资者就要按计算器了。6.99美元×1亿份,就是7亿美元的收入;6.99美元×2亿份,就是14亿美元的收入。
再按照现在人民币美元6.37的汇率算,九安医疗的试剂盒接下来每个月要收入44.6亿-89.2亿人民币!
一年下来,九安医疗将成为年销售额几百亿的公司,对比九安医疗才几十亿人民币的市值,这简直就是逆天改命的爆品,堪比第二个英科医疗啊!
于是,市场极度兴奋,打满了鸡血。12个交易日11个涨停板,其中前8个都是连续涨停板的事情在A股诞生了。
对试剂盒数据的质疑
这种10个以上涨停板的走势,属于超级特大型利好所致。这里面既有情绪因素,也包含了对业绩的满格预期。
一旦业绩能到鸡血情绪时的业绩预期,中长期股价不至于坠入谷底,但如果这个业绩预期的基础是不牢靠的,甚至是充满了虚构成分的,中长期股价必然是一地鸡毛。
我们看九安医疗的这则回复。
新冠试剂盒在美国早就不是新鲜产品,美国目前有9家公司得到了FDA的应急使用授权。
九安医疗之前说,自己一个月产能1亿份,美国目前大概3.3亿人,如果满产满销,相当于每3个多美国人每个月就用到一次九安医疗的试剂盒。在9家公司竞争的市场中,九安医疗能做到这个频率吗?显然是十分值得怀疑的。
此外,在互动易平台,九安医疗还透露,公司的这个搞试剂盒的美国子公司iHealth,在美国仅有70名员工,且新冠试剂盒并非高精尖产品,属于非处方药品。
70个员工的公司,能弄出单月1亿个试剂盒的产能吗?笔者表示深深的质疑。
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的新冠试剂盒产品,无论是产量、市场份额、市场需求,笔者认为都值得去怀疑,也都应该去怀疑,因为这严重不符合常识。
股权激励的猫腻
除了与新冠试剂盒有关的数据引起笔者职业之外,这几年九安医疗的股权激励也有利益输送的嫌疑。
之前,九安医疗搞过一次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条件是,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0-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70%、20%、40%。
2020年,九安医疗顺利达成考核任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在内的1286人获得了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为11.53 元/份。
10月25日,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开始行权,此次符合行权条件的股权激励对象是187人,可行权的期权数量为304.7万份。
在11月中旬之后,行权的时候恰逢股价大涨,这到底是纯属巧合,还是里面存在猫腻?
对此,11月23日,深交所也发函质疑了九安医疗是否存在涉嫌通过拉抬股价,方便2020年期权激励对象自主行权以获利的情形。
同时,深交所还要求九安医疗回复在互动易平台上与试剂盒的相关答复是否审慎、客观,是否具有事实依据、与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或宣传、广告、夸大的表述等。
不仅是之前的激励计划值得怀疑,2021年九安医疗新的激励计划草案也存在质疑的地方。
该草案是,拟向激励对象授予738.5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6.49元/股,激励对象总人数为354人。行权条件是,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年至2024年的增长了分别不低于20%、40%、70%、80%。
按照这个计算,2021年,九安医疗营业收入不低于8.47亿元。可今年前三季度,九安医疗就实现了营业收入7.90亿元,基本完成了全年目标。
因此这个股权激励计划的标准是很低的,有故意给相关人员利益输送的嫌疑。
别看九安医疗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比2019年增长不少,但跟2020年比,下降高达50.82%;同期净亏损2477.5万元,比2020年下降106.89%。
从上市到今年四三季度,将近12年的时间,期间九安医疗扣非净利润累计为亏损6.89亿元,根本就不是基本面良好的公司,所以它也具备了“妖股”质地不好的特点。
新冠试剂盒的相关数据令人质疑,股权激励有利益输送嫌疑,九安医疗的风险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