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统一方式可能出人意料:77年前毛主席的奇谋,是最佳解决方案

雅蕊看军事 2025-03-29 20:38:33
在大陆军事实力以及影响力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强大之际,美台逐渐陷入战略困境!因此,可以说,现阶段,“台海局势”呈现大陆主导,美台被动的鲜明特征。 然而,凡事不可掉以轻心。赖清德当局目前仍然冥顽不灵,美国依旧加速对台军售,企图设施岛链计划封锁我国能源通道。种种迹象告诉我们,一切仍需提高警惕,以免轻敌之心酿成大祸。 但其实,毛主席早在77年前就已经给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有时候只顾着一味正面强攻,不如换个角度,触击问题核心来的准确精妙! “锦州”是敌之命脉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战略地位一直都非常重要。东北是中国重工业核心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也有中长铁路,北宁铁路这样的交通网络。 因此,当时对于国共双方来说,东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就好比现在台湾地区的重要性也一样,对于美国来说台湾地区位于美国“第一岛链”中枢位置,也是连接东亚与东南亚的关键节点。 麦克阿瑟曾在冷战时期袒露过台湾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他认为,台湾地区其军事价值,在于遏制中国海军突破西太平洋的能力。 对我们来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统一祖国这条路有多艰难,我们都将勇往直前,终有一天必将完成夙愿。 这也说明,我们未来或许不得不面对选择武力收台的那一天。根据现阶段的国际局势来说,这种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既然台湾地区战略地位对美国如此重要,回顾过往,其实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作战启发。 辽沈战役爆发前,国民党军被分割围困于长春,沈阳,锦州三座孤城,大部分补给只能依赖于空运,士气相当低落。 1948年,我党中央在西柏坡决定在东北开展决战。此时,东北野战军兵力充足达百万,占据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战略决战条件充分。 毛主席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方针。总体来说是通过攻占锦州切断东北国军退入华北的咽喉辽西走廊。锦州也是国民党和关内联系的唯一陆上通道,再加上我军在长春多次尝试进攻受挫,因此毛主席认为锦州是破局关键之处。 然而东北野战军司令却和毛主席的想法产生了分歧,他认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全部驻扎在北满,这里群众基础扎实,物资补给也稳定。况且距离长春不过390公里,属于根据地辐射范围。 他认为,锦州距离上不便,补给不稳定,再加上曾在四平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就因为后勤补给不足导致惨败。作为野战军司令,他的顾虑也有道理。 1948年4月,东北野战军司令联名东北局总部致电中央,坚持先打长春。基于这样的情况,毛主席仍然坚持最初的战略想法。 6月,柏林危机正好爆发,美苏在欧洲对峙无暇顾及,毛主席看准时机力排众议,指出歼灭国军要点不在长春,而是在锦州。 “锦州是敌之命脉”毛主席在点电报中明确指出这一点。毛主席认为,锦州孤立性坚固,东北野战军可依托北满根据地发动长途奔袭。又因沈阳和华北国军集团内部矛盾大,因此毛主席可断定二者不会协同增援。 9月12日,东野主力南下,迅速切断了北宁线铁路,先孤立了锦州。老蒋紧急调11个师从葫芦岛增援,东野早已埋伏在塔山等候,终于在交战6个日夜成功阻止了国军援军。一切准备就绪,10月14日,东野对锦州发起总攻,31小时全歼守军10万余人。 辽沈战役中可看出,毛主席对敌人心理的预测十分精准,他先是判断傅作义不会北上救援锦州,又果断利用国际局势,下令“战锦州”,这战略眼光和谋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基于此,我们发现,现在“台海局势”中的情况的破局之道,77年前,毛主席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美日台的“锦州”—冲绳辽沈战役中,毛主席提出攻克锦州方能封闭东北战场。那么着眼现状,同理,将来台海战役的“锦州”就是冲绳群岛。 冲绳集中了美军75%的驻日军事基地,牢牢控制着第一岛链咽喉。我军可将冲绳作为攻克点,通过外交施压,军事威慑,以及有必要时的有限打击,削弱美日战略支点,从而切断美日介入台海的通道。 辽沈战役中,东野主力切断北宁线,可以效仿这种做法,建立电磁,水雷,空域控制等封锁手段,切断台湾地区东部和冲绳,关岛的海空联系,至此可形成“关门打独”有利局面。 即便如此,美日也不一定会将全部兵力放在冲绳,因此我们要预设“新时代塔山”防线。我军在宫古海峡等关键水道,出动远洋舰队,反舰弹道导弹,和无人机作战集群,将阻援范围扩大至2000公里。 除此之外,未来台海战役中还有特殊之处。赖清德当局企图以同胞安危,来制造烟雾弹迷惑我军攻击力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从现在起就应当对“台独分子”进行惩戒,公布战犯名单,冻结海外资产,让岛内同胞分清敌我。 同时,在预备部署战略布局期间,还要时刻密切关注国际地区冲突的可能性,抓住攻击最佳时机,确保一击致命! 尽管现代化战争形势相较于77年前,已经有了武器装备上的变化,但是战争本质却大同小异。这提醒我们,要将过去作战经验,以创新性纳入现代化信息战争中,在战略布局上形成降维式打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辽沈战役,明知打锦州是一招“险棋”,毛主席为何仍然敢于坚持?——北京日报
0 阅读:1

雅蕊看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