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关于酒的文化阐述总结

仟狮会 2021-09-21 15:41:11

岁末年初,各类应酬、聚会骤增,喝酒交际更是难以避免。但是,饮酒先要懂酒。

中医认为,酒有活血通脉、引行药势、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志、使人愉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少量饮用白酒特别是低度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故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

“酒能益人,亦能损人。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 ——《养生要集》

我国是酒的故乡,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饮酒的记载。酒与饮酒,早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酒文化与中国传统医学更是有着长远而密切的联系。

酒有多种,然其功效大都为“通血脉,温肠胃,御风寒”。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温能祛寒,辛能发散,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又因酒多为谷物酿造,味甘能补,故还可补益肠胃。

此外,《博物志》记载:“昔有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饱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酒势辟恶,胜于他物之故也。”可见酒还能杀虫驱邪、辟恶逐秽。

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对于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在众多的药物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药,另一方面是说,酒可以提高其它药物的效果。酒的发散之性可以帮助药力外达于表,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其次,酒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

采用煎煮法和浸渍法制备药酒大致始于汉代。约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曾有论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

中药的多种成分都能够溶解于酒精之中,许多药物的有效成分都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提取出来。此外,酒精还有防腐作用,能保存数月甚至数年时间而不变质。

古人不仅常用酒来服药,更是将各种中药与酒一起经过浸泡或煎煮制成酒剂,以药之功,借酒之力,既可治疗又可预防疾病,由此发展出我国独特的一个重要剂型――药酒。药酒的发明,是医疗史上的一大进步。

唐宋时期,药酒疗法到达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所载药酒应用范围已涉及内、外、妇、五官诸科。《千金要方》卷七列有“酒醴”专节,卷十二设“风虚杂补酒煎”专节。《千金翼方》卷十六列有“诸酒”专节。

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设“古今诸家酒方”专节。宋代官修的方剂巨著《太平圣惠方》所设的药酒专节达六处之多。用药味数较多的复方药酒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是当时的显著特点。

元明清时期,药酒在整理前人经验、创制新配方、发展配制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关于饮酒避忌的内容,具有重要的价值。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25条下,设有“附诸药酒方”的专目,列有69种不同功效的药酒。缪希雍所著的《炮炙大法》对药酒的制作和服用方法有详细的论述。

此外,明代朱棣等人的《普济方》、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清代吴谦等人的《医宗金鉴》、汪昂的《医方集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等书,均收录有多种药酒方,药酒到此时已发展的较为完整。

《吕氏春秋・尽数篇》说:“凡养生,莫若知本……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清代朱彝尊撰写的《食宪鸿秘》提出,“饮酒不宜气粗及速,粗速伤肺。肺为五脏华盖,尤不可伤。且粗速无品”。这是讲饮酒应慢,不可速饮豪饮。

《养生要集》中有这样一段话:“酒能益人,亦能损人。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可见饮酒需适度,无太过,亦无不及。太过伤损身体,不及等于无饮,起不到养生作用。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