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些不择生活条件的劳动者。试想,如果出国就像出省一样容易的话,那么全世界也会到处遍布河南人的足迹。他们和吉普赛人不一样。吉普赛人只爱飘泊,不爱劳动。但河南人除过个别不务正业者之外,不论走到哪里,都用自己的劳动技能来换取报酬。”
“河南人由于自己经常到处飘流浪游,因此对任何出门人都有一种同情心;他们乐意帮助有困难的过路人。”——《路遥》
引用以上两段话是因为一位老乡的留言所提醒,就是昨天的文章中引用留言的一位,他在一月份写到2004年前往深圳打工时所带的家乡特产,当时被我收藏起来,所以才有了昨天那篇文章。就在今天这位老乡看到文章再次留言,他说:真巧,下周又要到深圳出差,我再想想带什么特产?是不是很奇妙,二十年时光匆匆而去,有些记忆一直都在心中,我们还在路上,向前奔跑,但从来没有遗忘过去。老乡又告诉我路遥先生对我们河南人的赞誉,他还建议我写一写老乡们从外地带回来了什么特产。老爸在长城他说,我们河南人出远门的人比较多,虽然说人在外地各方面都很艰辛,但视野确实开阔了不少,见识到很多新鲜事物。我对此也认同,我们背井离乡,惦记着身后的故乡,把河南形象(河南人的品质、河南的文化、河南的特产、河南普通人的生活、风土人情)毫无保留地展现给大家,而我们也向家乡输送着外地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和新鲜事物,其中,把外地特产带回河南,算是一种最直接的输入。我说下最早经历过的外地特产的感受,那就是来自遥远的新·疆的漠河烟、葡萄干,那是我最早接触到的特产,从此越发对那遥远的地方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向往,也曾经在很小的时候差点跟着婶子去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