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85年至2005年20年间,吴君如是香港电影界累计票房最高的女星,超过了张曼玉、梅艳芳等人,吴君如并不是以美艳、娇媚、娴雅形象示人,而是扮丑、夸张。
梳理吴君如的角色特点,不难发现这位喜剧明星在表演艺术上追求以丑为美,甚至怪诞,以诙谐博得票房,很多人对她塑造的角色褒贬不一。
一:
出生于1965年的喜剧明星吴君如,早年从影之路并不顺利,她的父亲夏春秋是香港早期的电影演员,得到父亲培养与默许后,吴君如16岁进入香港无线艺员培训班学习。
在这里学习两年之后,吴君如参演无线《香港三八》、《夹心人》等剧,开始进入电影界,由于当时的香港影视界对女演员偏好高颜值,相貌姣好的女星得到无线提携,有出演机会。

但是,不到20岁的吴君如不仅长得不漂亮,身材也不匀称,这样的她很快被无线冷遇,认为她外形不够靓丽,不能当主角,甚至一些配角也不给她演,最后干脆雪藏了吴君如。
如此待遇,吴君如开始寻找自己能扮演的角色,几年之后的1988年,王晶执导电影《最佳损友》,吴君如在片中领衔出演,这部喜剧抢夺当年的香港票房。
王晶这部戏大胆启用新人陈百祥、吴启华,片中制造笑点,当年收入了不错的票房,吴君如在其中虽说并不出彩,但是这部喜剧电影小赢票房,让吴君如看到自己从影前途。
她在《霸王花系列》、《霸王女福星》、《猛鬼大厦》、《尸家重地》、《赌圣》、《赌霸》、《流氓差婆》等多部电影出演,造型无不是扮丑、诙谐、夸张,夸张的演技,令观众印象深刻。
可能由于当时香港电影还没有一个女谐星,吴君如的表演给观众带来另类审美,女演员也可以像洪金宝那样出演夸张、搞笑的角色。吴君如其貌不扬的外形,让她和谐星十分搭配。

吴君如的演艺之路开始开花结果,此刻,香港电影另一个男星周星驰主演的电影成为香港著名谐星,吴君如紧跟周星驰,在《家有喜事》中出演“程大嫂”,一个搞笑至极的角色。
程大嫂成为吴君如演绎经典角色之一,很多粉丝称她是女版周星驰,诙谐的表情、夸张的动作,让她的名气在香港电影界越叫越响。片约也越来越多。
1994年吴君如主演电影《等你回来》,荣获香港第14届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这是她获得香港影视界认可的开始,1996年,吴君如自导自演电影《四面夏娃》。
荣获台湾金马奖与金像奖提名。吴君如夸张的表演,颠覆了观众对女性的认知,在《最佳损友》中,吴君如一身妖艳的装扮惹人眼球,举止却无比龌蹉,当众抠鼻挖屎。
把一个外貌似淑女,举止却肮脏低俗的女性演绎的令人喷饭,举止粗俗丑陋,可是却很有心计,喜欢算计同事,拍领导马屁。
二:

作为谐星,吴君如后期演绎路线不在追求高瘦苗条的淑女形象,而是增肥,一路胖到140斤,先后出演《猛鬼撞鬼》、《哗鬼有限公司》、《神勇飞虎霸王花》等 15 部影片。
里边角色无不是傻乎乎、扮丑有点神经质的女主,为了扮丑而扮丑,吴君如赢得了票房,可是观众还是喜欢视觉感美的形象与角色,特别是女性,吴君如扮丑给人们带来异样感。
但如果看多了,会令观众生厌,反感,吴君如的戏路与形象受到观众挑战,人们不喜欢看她扮丑了,吴君如觉得还得开拓演绎之路。
作为香港首个超高人气的女谐星,吴君如当红之时表演的角色,到今天依然被称为经典,媒体采访时,吴君如说,最红的时候,她同时接拍三部电影。
一天24小时连轴转,她只能把时间分为三份,即便如此,吴君如依然忙得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当年由于香港的喜剧片比较少,她夸张的表演依然给人不一样的观感。

王晶执导的电影《精装追女仔》中,王晶要求吴君如表演挖鼻屎,走路挖、想事情时挖,算计同事时也挖,很多挖鼻屎动作还得反复做,令吴君如难以忍受。
演员演戏为走红,赚钱,这是每个演员的心愿,可是,吴君如毕竟是一个女子,这样的动作太多了令她感到厌倦,请求导演能不能不要逼自己再演如此粗俗的动作。
可是,追求票房是导演需要的,王晶不理睬吴君如的要求,依然要她做各种古怪、荒诞的动作表情,吴君如说后来她也不知道为啥要做那些,只知道按照要求去做,表演比较刻板。
由于吴君如长期出演丑角,观众给她送个绰号叫做:“大笑姑婆”,以丑角出名,2000年以后,伴随吴君如丑角戏路的越来越窄,香港娱乐圈有关她的各种绯闻也传开了。
先传她与梅艳芳不合,“出卖”梅艳芳上位,吴君如曾对媒体表示,她与梅艳芳一起合作电影《爱君如梦》,快40岁的吴君如觉得和梅艳芳搭戏,又回到80年代的合作。

在电影宣传会上,吴君如直白地将自己感受对媒体说出,传遍娱乐圈,被各大娱乐圈媒体传送后,一传十十传百,事情变了味道,成了吴君如对梅艳芳不满,借梅艳芳上位。
实在说,当时的吴君如票房收入与梅艳芳不相上下,有些地方甚至超越梅艳芳,但是人越红,绯闻越多,名气越大嫉妒你的人就多,吴君如与梅艳芳不合的传闻弄得人尽皆知。
梅艳芳很快因病过世,吴君如后来提起这件往事说,那时,我只说我们搭戏很像80年代的感觉,可是被人拿来乱传,说我认为她过气。还说弄得自己和梅艳芳解释了半天。
吴君如在梅艳芳去世后,还接拍了多部影视剧,在丑角戏路变窄后,吴君如开始出演丑角但是励志向上的角色,比如,她出演的电影《岁月神偷》。
三:
电影表现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社会剧烈变化下,鞋匠罗家一家人的遭遇与困境,导演利用香港那个时代真实的社会动荡,试图唤起香港观众的怀旧感。

吴君如在其中扮演罗老太,一个香港旧时老太太,没有上过班,每天的生活围着家里锅台转,但是她个性刚毅,凡事亲力亲为,集中精力打理好家的里里外外。
罗老太很注意搞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邻里相处也很不错,丈夫开张卖鞋,她帮着丈夫招呼顾客,亲自上手为顾客擦鞋,有人进店关顾,罗老太很耐心地为顾客介绍新鞋。
看出顾客在买与不买之间犹豫不决时,罗老太很有耐心地为顾客介绍丈夫手艺之下的皮鞋性能有多么好,努力说服顾客购买丈夫做的鞋。
丈夫不善交际,但是罗老太却很会交际,给顾客推销很会看人眼色,该便宜时就一定要便宜,深知做生意一定有个好口碑,罗老太是现实版的货物推销员。
吴君如扮演的罗老太是整个电影的核心人物,罗家的灵魂人物,丈夫遇到困难,感到失望与无助时,罗老太会主动开导丈夫,帮助他走出心灵困境。

当年香港社会时有动荡,每次受到波及,罗老太都主动与丈夫共同面对,在外人面前处处维护丈夫,维护家庭形象,她是个推销员,也是那个时代的贤妻良母。
看到儿子出现精神萎靡,罗老太会主动关心儿子,开导儿子,时刻关注儿子,进到母亲该尽的责任,这个角色让吴君如的角色有了人间烟火味,不再是一味的追求丑、怪、荒诞。
新千年以后,香港喜剧电影开始走向没落,昔日的谐星不是转行,就是息影或者去世,吴君如感慨香港谐星稀缺,后备人才不足,的确,后面的谐星如杨千嬅等人表演功夫不及前辈。
吴君如可以完全撇开自身形象,进入戏中角色创造搞怪与荒诞形象演出,但是后来者无论怎么样,都令观众看看到演员自身的影子,因此,塑造喜剧形象不够令人印象深刻。
2006年,吴君如生下女儿后,减少了接片,作为昔日的谐星,在香港流传着很多有关她的传说与绯闻,有说她因为表演角色过于丑陋和怪诞,让香港那些演淑女形象的演员反感。

据说,港星赵雅芝看到吴君如塑造的夸张、扮丑的角色后,深感不适,表示一个女人怎么可以被吴君如塑造成如此粗俗下流,特别是吴君如将女白领演得丑陋不堪,令她不能接受。
四:
传闻说,赵雅芝见到吴君如转身边走,即便不演戏私下遇见,也不想看见她,因为觉得吴君如塑造的角色坏掉了女性形象,特别是贤妻良母的女性形象。
这在素来扮演贤妻良母的赵雅芝来说,是一辈子不能接受的事。可是,不管人们接受不接受,吴君如都是她那个时代首屈一指的女谐星。

参考资料:
1:王雅.吴君如电影表演艺术研究重庆大学重庆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一流大学.2015.01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