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鉴宏教授:HAIC序贯TA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肝癌——探索与突破

建中康康 2024-12-10 22:56:37
编者按 ESMO Asia大会于2024年12月6日至8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汇聚了众多来自全球的肿瘤学专家、学者。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钟鉴宏教授在会上分享了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序贯经动脉栓塞术(TAE)联合仑伐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的精彩报告。《国际肝病》特邀钟鉴宏教授详细解读了研究中的关键数据,展示了该方案在提高肝癌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影响,并请他分享了参加ESMO Asia大会的感受和关注的热点研究,为肝癌治疗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启发。 钟鉴宏教授:HAIC序贯TA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肝癌——探索与突破 点击上方链接查看采访视频 01 《国际肝病》:您在本次会上分享了关于HAIC序贯TAE联合仑伐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治疗高危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研究成果。在选择这一治疗方案时,您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钟鉴宏教授:在肝癌专业领域,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且关键,这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挑战。肝癌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因此,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这部分患者初期通常不具备手术条件,而这类患者群体又极为庞大。鉴于此,我们临床医生一直在积极探索,力求为这些患者创造手术机会,从而延长他们的生存期。 在实际临床治疗中,针对中期乃至部分晚期的肝癌患者,我们常采用介入治疗,如HAIC、TAE及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现在还有靶向免疫疗法(靶免)。值得注意的是,HAIC与TAE的治疗机制存在差异:HAIC主要通过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作用可能相对缓慢;而TAE则是通过栓塞肿瘤供血血管来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当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时,能够产生协同效应。靶向免疫疗法则更多地被应用于晚期或部分中期肝癌的治疗。 此次我们展示的研究成果中,就有一项研究被Hepatology杂志接受发表,该研究证实了中晚期肝癌介入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例如,LEAP-012研究和EMERALD-1研究均表明,早期肝癌不需要靶向免疫治疗。因此,在我们这项研究中,采用HAIC序贯TAE再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的方案,正是基于对这些治疗机制深入理解的考量。 02 《国际肝病》:您能否为我们解读一下研究中的关键数据?该治疗方案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怎样的影响? 钟鉴宏教授:目前,研究已初步完成入组,共纳入64例患者,并进行了中期分析。在这64例患者中,若采用RECIS1.1的标准,客观缓解率(ORR)为62.5%;而若采用mRECIS标准,则ORR高达79.7%。此外,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已达到1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7.9个月。 尽管从表面上看,中位PFS的12个月和中位OS的27.9个月可能不算特别长,但重要的是,我们入组的患者均为中晚期,尤其是晚期并且为高危的患者群体,他们的肿瘤负荷很重,包括存在肝外转移、肿瘤直径较大等情况。相比之下,若仅按照国际指南的标准采用靶向免疫治疗,如LEAP-002研究所示,中位PFS仅为8.0 vs. 8.2个月,即便是其他研究如CheckMate9DW研究,中位PFS也仅为9.0 vs. 9.2个月。而我们的研究已达到12个月,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同样,在中位OS方面,我们的研究也接近28个月,相较于其他研究中的两年时间,也有显著提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大样本RCT研究的入组患者均为预计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而我们的研究入组患者基线情况较为复杂,但转化率却高达46.9%,接近50%,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一大亮点。 然而,在后续研究中我们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是否能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验证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同时,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连续进行两次介入治疗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身体负担,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第一次治疗一定是采用HAIC序贯TAE,但第二、第三次治疗则不一定继续加用TAE。我们会根据患者的肿瘤缩小情况、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此外,若由乙肝最终发展为肝癌,对于转化成功的患者,我们会停止靶向免疫治疗,仅针对乙肝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03 《国际肝病》:基于您目前的研究成果,您认为未来在肝癌治疗领域还有哪些值得探索的方向?HAIC序贯TAE联合仑伐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这一治疗方案是否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标准? 钟鉴宏教授:这些问题不仅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部门、决策者、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关心的问题。当前的热点话题,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转化治疗,就存在诸多未知:最佳转化方案是什么?最佳获益人群是谁?在免疫治疗领域,同样存在诸多挑战。许多患者对免疫治疗无反应,无论是原发性耐药还是继发性耐药,都使得免疫再挑战及二线靶向治疗的疗效变得不确定。谁将从这些治疗中获益?这仍是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此外,辅助治疗的效果也备受关注。虽然早期研究如IMbrave050研究曾显示出初步阳性结果,但后续数据更新却未能观察到新的阳性数据。然而,在真实世界数据中,我们仍能看到一些阳性的辅助治疗效果。那么,免疫治疗在辅助治疗中到底是否有效?哪些患者可能从中获益?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多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对于那些合并症较多、高龄或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治疗策略。 回到我们当前的研究,我们也在思考:这项研究是否能形成新的治疗标准?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HAIC序贯TAE为例,虽然这一治疗方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但在当前医疗模式下,连续进行两次介入治疗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经济费用、不良事件(AE)等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对于那些PS评分较低、年龄较大或肝功能较差的患者,这些风险因素可能进一步增加三级以上AE的发生率。 因此,在我们真正入组患者时,我们严格筛选了肝功能A级、PS评分0分且肿瘤负荷较重的患者来实施这一治疗方案。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设计,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04 《国际肝病》:参加这次ESMO Asia会议,您有哪些特别的感受?您关注了哪些热点研究,可以与我们简单分享一下吗? 钟鉴宏教授:ESMO Asia作为亚太地区肿瘤领域的重要盛会,今年我们有幸带领团队及两位年轻医生参与其中,共同学习交流。在此次盛会上,我们展示了8项壁报,有两项研究,其中一项被日本的Liver Cancer杂志接收发表,准备校样;另一项被Hepatology杂志接收发表。 在壁报展示和交流环节中,我们与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与他们交流,我们意识到在研究质量提升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数据的完整性,无论是基线数据、疗效数据还是后续随访数据,包括AE数据的完整性,都是确保研究质量的基础。 此外,在热点话题方面,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免疫再挑战、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等,人工智能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例如,在转化率的预测上,是否可以通过术前的影像学资料来提前预测,而无需等待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因为病理检查需要时间,且转化治疗成功后何时进行手术也是未知的。如果能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前获取这些信息,那将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