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对于肝病的认知却仍存在诸多误区与盲区。在第十六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大川教授作了题为《肝病科普的问题及思考》的精彩报告。本刊特邀蔡大川教授深入剖析当前人们在肝病认知上的普遍误区以及这些误区对疾病治疗和患者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他提出了通过专业人士科普、利用互联网平台等策略来建立权威准确的肝病信息传播渠道,为构建更加健康积极的肝病防治环境提供了有益参考。
蔡大川教授:守住科普阵地,破除肝病认知迷雾
点击上方链接查看原文及采访视频
《国际肝病》
您发现当前人们在肝病认知上存在哪些普遍的误区或盲区?这些误区对于疾病治疗和患者管理有哪些影响?
蔡大川教授:目前确实存在很多有关肝病的误区与盲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众多,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信息纷繁复杂,其中不乏不对称甚至错误的信息。专业人士很容易在此情形下陷入误区和盲区,难以获取正确的知识。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许多人认为所有肝炎都会传染,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将肝炎与传染性较强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混淆了。以丙型肝炎为例,很多人对其传播途径知之甚少。例如,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纹身,如果器械消毒不彻底,就有可能传播丙型肝炎。当然,如果器械经过严格消毒,包括针灸等破坏皮肤屏障的行为,都是安全的。在正规场所进行这些活动,通常都会使用一次性针具,从而避免传播风险。
另一个误区是关于脂肪肝的认知。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小孩子胖一点往往更健康。如今,许多初高中的孩子因为过度肥胖而患上脂肪肝,但家长往往对此毫不知情,甚至认为孩子胖一点是正常的。直到孩子进行体检,如高考体检时,才发现肝功能异常,这时才着急采取措施,意识到孩子需要减重并控制体重了。
这些误区和盲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屡见不鲜。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提高公众对肝病的正确认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国际肝病》
在临床中,您遇到过哪些因信息不对等或误解而导致的患者行为,这些行为是如何影响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效果的?
蔡大川教授:信息不对等确实是我们常遇到的问题,它导致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往往呈现出两种极端态度,一种是极度恐惧,怕死;另一种是无所畏惧,因为不了解后果的严重性。这两种态度,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屡见不鲜。
例如,我们在临床中经常遇到患者被诊断出乙肝后,第一反应就是问自己还能活多久。这是他们恐惧的表现。而另一方面,当我们劝告某些患者,如果已经患上酒精肝、脂肪肝,就不要再喝酒时,他们可能会无视这一建议。他们认为,既然喝了一杯酒没有立即产生严重后果,那么喝酒就似乎并无大碍。这种态度源于对疾病认识的不足,没有意识到酒虽然不是毒药,但长期饮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信息不对等不仅影响患者的态度,还可能导致在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等各个环节出现误区。在筛查阶段,有些患者自认为已经做过了全面的体检,但实际上并未包含对乙肝等特定疾病的检查。这种误解可能导致疾病的早期发现被延误。此外,国人的健康体检观念也亟待更新。许多人认为体检是浪费钱,只有查出问题才觉得钱花得值。然而,体检的真正意义在于早期发现和预防疾病,即使当次体检未发现问题,也是对健康的一种投资。
在治疗方面,信息不对等也引发了不少问题。有些患者对长期用药存在误解,将核苷类药物或干扰素的长期治疗等同于吸毒,担心一旦开始用药就无法停止。实际上,治疗是分层次的,对于某些年轻患者或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患者,是有可能安全停药的。虽然停药后存在复发的风险,但大多数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停药。
《国际肝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患者在获取信息时往往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并且真伪难辨。您认为在肝病的科普领域应如何建立权威准确的信息传播渠道,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取到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
蔡大川教授: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理念均走在世界前列,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便利之余也伴随着风险,尤其是海量信息中夹杂着大量错误内容。
以短视频为例,其中不乏所谓“专家”的讲解,但很难判断其真实性。因此,当医生接受采访时,必须佩戴胸牌,明确展示自己的身份信息,包括所在医院、科室及职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查房过程中也常遇到尴尬情况:病房电视中播放着某“专家”推销药品的广告,而我们却不得不在床边向患者解释这是夸大其词的广告。
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这些问题,我们认识到其存在,并应采取“以毒攻毒”的策略。既然假消息泛滥,我们就必须用更多的真知识去对抗。因此,我们鼓励专业人士进行科普工作。作为专业人士,我们掌握着特定领域或科室的疾病知识,我们有责任以专家的身份揭露并打败那些伪专家。
虽然科普工作不会直接为医生带来经济效益,但其目的并非追求利益,而是提升公众的科学医学素养。这样,当公众面临健康选择时,他们就能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另外,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建立抖音账号、微信小视频账号及互联网医院宣传账号等,为患者及其家属以及普通群众提供一个正规的信息获取途径。
《国际肝病》
科普工作中,如何平衡专业性与通俗易懂性,保证复杂的医学知识能够被大众理解和接受?您在制作科普内容时有哪些特别的策略或技巧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蔡大川教授:做科普工作时,必须根据受众的不同来调整内容和方式。例如,在我们这次专业学会年会的全国会议上,这是一个医生间交流的平台,此时制作的幻灯片需要严谨,信息来源必须注明,资料需可靠,内容要详尽且有理有据。这是针对专业人士的专业幻灯片或文章的标准。
当科普的受众同样是医生,但属于不同科室时,如内科向外科、外科向内科、妇产科向其他科医生进行科普,或是妇科医生教育其他医生如何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因为医生也有家庭和孩子。虽然都是医生,但由于“隔行如隔山”,我们仍需注意受众的专业知识背景。在这种情况下,科普内容可以更加专业,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及专业知识背景都相对较高。
然而,当科普面向普通大众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普通群众可能不了解乙肝病毒的外形,不知道PCR是什么,也不清楚流行率、病死率和预后等医学术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首先,要设身处地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想知道什么,以及他们希望以何种形式接收信息。例如,如果有公司请我们去做关于肝癌的科普宣传,我们就需要思考:如果我是坐在下面的听众,我想了解哪些内容?我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接收这些信息?这是确保科普效果的关键。
《国际肝病》
针对不同类型的肝病,比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科普的重点和方向是否应有所区别?如果可以的话,能否分享一些针对特定肝病类型的有效的科普策略或案例?
蔡大川教授:肝病虽然只有两个字,但实际上却包含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传染性肝病主要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非传染性肝病包括脂肪肝、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针对不同的肝病类型,我们需根据相应的科普焦点着手。
以乙肝为例,由于其具有传染性,且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存在家庭聚集现象,因此我们在科普时会特别强调这一点。一旦发现乙肝患者,我们建议“查三代”,即检查这位患者的父母、子女及配偶,以确定他们是否感染。对于未感染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这样的科普策略是针对乙肝的传染性特点而制定的。
对于酒精肝,我们的科普重点则是宣传戒酒和过量饮酒的危害。我们不能让喜欢饮酒的患者立刻戒酒,这无法实现。在尊重地方酒文化的同时,我们强调适量饮酒的重要性,并建议定期去医院做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就应及时戒酒。这样的策略旨在提高公众对酒精肝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而自身免疫性肝炎在女性中较为常见,我们在科普时会明确告知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不传染,但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遗传病。同时,我们也会对比乙肝的母婴垂直传播特点,进一步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肝病类型,我们需根据疾病的特点和焦点来制定科普策略,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提高公众的肝病防治意识。
《国际肝病》
在推动肝病科普的过程中,您认为医疗机构、医生、媒体及社会各界应该如何协同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肝病防治环境?
蔡大川教授:科普工作并非仅由个人或一小群人承担,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正如我在论坛上所作的报告,当前国家已明确提出要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这其中就包含了医学知识的普及。在此背景下,科普应渗透到各个层面,上至各级政府,下至每一位普通民众。
普通民众要学会辨别虚假信息。面对那些耸人听闻、声称包治百病、治愈率100%或承诺在短时间内治愈疾病的宣传,我们应保持警惕。以丙肝为例,虽然有些情况下三个月内可以治愈,但也存在需要六个月治疗甚至复发的可能。因此,那些过于绝对的说法往往存在问题。
在此背景下,各层面都应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医院作为医疗知识的专业机构,应为医生提供科普阵地,如利用电视墙、宣传栏、自助机等平台开展科普宣传。同时,医生也应在科室和诊室层面积极推广科普知识,为患者提供准确、科学的医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