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时我们会经历一些突发艰难时刻,陷入悲伤情绪难以自拔,像掉进一个无底洞,越挣扎越往下沉,影响工作、生活。
该如何调整自己呢?
当“心甚忧闷不能堪”时,提醒自己:“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平时和弟子讲学论道,讨论修炼自己的心性。
事情真的来了,怎么方寸大乱了呢?
遇人情事变,检验自己功夫的时候到了,看自己是否真的有定力,是否动心。一个人真正过了事上磨练这一关,方能超越遇事方寸大乱的状态。
情绪一旦过度,就掺杂私心杂念,就不是心之本体了。
必须要把心调整过来,调到中正状态。
《大学》言,“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如果心沉溺于情绪中,就不是我们主宰情绪,而是情绪主宰我们。这样不仅无济于事,可能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所以必须正心。
“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阳明先生
人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大多过度沉溺于情绪,很少情绪不足。
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来引导自己。
适可而止,方能合于中道。
不被情绪牵着走,积极想应对问题办法,引导自己往中道上走。事上磨炼,心上成长,功夫练习在每个当下,生活即课堂,课堂即功夫,在自己的橐龠场修炼自己,磨炼心性,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听从良知呼唤,依天理大道而行。勿忧!中正!
不遇问题不出智慧,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什么事都是好事。

做人谦虚,做事专注,每天进步一点点,回归自己,内求内修,中正才能平和。
一个朋友,他本来工作挺顺利的,突然有一天,老板说要调整岗位,他一下就慌了神。那几天,他整个人都蔫了,整天愁眉苦脸的,茶不思饭不想,就坐在那儿发呆。问他怎么了,他也说不出来,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这就是情绪死胡同在作怪啊!
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比如工作上的挫折、感情上的失意,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小麻烦,我们的情绪就会像被点燃的火苗一样,一下子窜起来。我们就容易被这些情绪牵着鼻子走,越想越烦,越烦越想,最后就把自己困在了情绪的死胡同里。
换个角度看问题
有时,咱们之所以会陷入情绪死胡同,是因我们只看到事情坏的一面。就像我那个朋友,他只想着岗位调整意味着什么不好的事情,却没看到这也许是一个新的机会。
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就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呢。
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真的能好受很多。找一个知心朋友,或者家人,把你的委屈、烦恼都倒出来,把心里的阴霾都冲走。说出来之后,你会发现,事情其实也没那么糟糕。而且,别人的一句话,说不定就能点醒你呢。
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咱们可以试着做点别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
去运动一下,出一身汗,整个人都会轻松很多;看看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暂时忘掉那些烦恼;还可以听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带走坏情绪。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回来的时候,说不定就豁然开朗了。
真正能打败情绪死胡同的,还是咱们自己的内心。
就像阳明先生说的,“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遇到困难和挫折,正是检验咱们内心定力的时候。咱们要学会在情绪的波涛中,稳住自己的心。

培养内心的平和
每天花点时间,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不要被外界的喧嚣和浮躁所影响,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不管外面怎么风吹草动,保持自己的宁静。
学会自我调节
情绪不好时,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像开车一样,发现方向偏了,就赶紧打方向盘调整。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让自己冷静下来。冷静之后,再去看问题,就会清晰很多。
永远不要走进情绪死胡同
情绪死胡同虽然可怕,但只要咱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轻松应对。
永远不要走进情绪死胡同,让自己的心情像蓝天一样晴朗,像大海一样宽广。
记住,咱们是自己情绪的主人,不是奴隶。把情绪调整好,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你有没有什么打破情绪死胡同的小妙招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也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一起走出情绪的死胡同,拥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