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的文章名不虚传,站位高远、思考深刻、辞章扎实,值得品读

政论文 2024-08-16 09:51:47

本文选自“菁华荟”系列文章汇编第6期,9月初,我会将这期汇编共享到群中。

学习“笔杆子”对优秀文稿的解构、分析文章,是新手文友提高写作水平的“快车道”,也是文友一直期盼的学习形式。

因此,我组建了好文“品鉴官”团队,由各领域的“笔杆子”对近2个月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署名文章、讲话汇报、经验典型、调研报告等优秀文稿进行筛选、甄别、推荐,并以文字的形式对优秀文稿进行点评、赏析。

我按月汇总,并形成汇编,命名为“菁华荟”系列,作为我原创整理、自用学习的15大系列资料之中的一个系列。

这里共享该系列汇编中的一些文章,与文友共同研讨学习。

今天,向各位文友推荐的是李书磊的《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评析。

按照规定,本号作为自媒体,无权转发政务类文章,因此,只能分享这篇文章的评析文字,不能附原文。请按照标题和作者,自行网络查询原文。

一、推荐理由

这篇文稿是8月7日,李书磊在《人民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

他是一位在文化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的学者型官员,在中央党校工作多年,积累了深厚的理论知识,长期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文化发展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思考。

同时,又有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能够将深刻的理论与生动的实践案例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条理清晰。他历经多个重要岗位,职责明确,分工有序,这种工作经历反映在写作中,表现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无论是论述复杂的政策问题还是阐述学术观点,都能逻辑严谨地逐步展开,让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其思路。

二是词语简洁。由于长期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使他养成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的习惯,其文风质朴,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却能准确地传递思想内涵,使读者在平实的文字中获取知识和启发。

三是逻辑严密。从其工作履历可以看出,在处理各项事务时需要严谨的思维和逻辑,这种特质也体现在写作中,善于以严密的逻辑论证观点,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四是语言生动。通过不同岗位的历练,他对实际情况有深入了解,表现在写作时,就是他能够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形象的描述,变得生动可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该文章结构严谨,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逐步深入探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文共约 5000 字,内容丰富详实,论证充分有力,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深刻。

其从认识重大意义、把握基本要求、引向深入三个大方面,从国家、民族、历史、世界等多维度阐述文化及文化改革的意义,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整体作用和意义在于为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指导。

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意义、要求和深入推进的举措进行了深入剖析,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

在阐述严肃的改革话题时,语言表达准确且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有助于凝聚社会各界对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共识,激发推动改革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正文评析

第一段:开篇明确指出全会《决定》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意义重大,接着从四个方面论述重大意义,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指出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强调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关键地位。

一级标题: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二级标题:

(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

(二)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

(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要求。

第二段:从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入手,再到具体的文化使命担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信息技术新形势、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等角度全面展开。

第三段:强调了文化自觉自信,以及十八大以来的成就和新的文化使命。提出改革是完成新使命的关键,要破除障碍激发活力和提供保障。这部分站位较高,从政党的特性和历史进程角度阐释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为后续的论述奠定了基调。

第四段:指出文化是精神力量,物质富足后精神文化需求更强烈。说明当前文化供给矛盾转向质量方面,需要深化改革建立优质机制。贴合实际,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当前文化市场的现状,明确了深化改革的迫切性。

第五段:从历史规律看到信息技术与传播革命的关系,阐述当前信息技术对文化领域全方位的深刻影响以及带来的国际传播契机。强调要全方位改革创新,实现数字化赋能和信息化转型。具有较强的时代洞察力,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变革性影响,以及我们应采取的积极策略,具有前瞻性。

第六段:分析了当前世界形势下,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指出个别国家对我国的丑化和抹黑,强调我们需要通过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站稳脚跟。这部分凸显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国际竞争环境下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从国际视野进一步深化了改革的必要性。

一级标题:牢牢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二级标题:

(一)略。

(二)增强文化自信。

(三)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

(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第七段: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提出“牢牢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要求”这一主题,然后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具体的要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第八段:指出新思想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突出了其引领作用。比如,在一些反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的影视作品中,许多都紧密围绕新思想,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第九段: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深远意义,指出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比如,近年来汉服的流行、传统节日的创新庆祝方式等,都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让人们更加认同和热爱本国文化。

第十段:明确了人才对于文化繁荣的核心作用,强调了改革要注重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比如,一些地方通过设立文化人才培养基金、举办文化人才培训班等方式,为文化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第十一段:论述了创新创造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比如,网络文学、短视频等新兴文化形式的蓬勃发展,就是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被激发的体现。

一级标题: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二级标题:

(一)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三)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第十二段:这段文字逻辑清晰,结构严谨,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提出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的观点,然后分别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这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第十三段: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论述全面且深入,涵盖了理论武装、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舆论工作、核心价值观培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以及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等多个重要领域,既指出了取得的成绩,又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比如,提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也强调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必须进一步完善责任制。

第十四段: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部分,强调了文艺作品的质量和人才的重要性,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文艺作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生命线,同时注重创作环境的营造。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强调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通过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第十五段:作者敏锐地捕捉到网络空间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要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提出要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形成科学高效有序的治网格局。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新兴领域,强调要完善其发展和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确保网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体现了对网络文化发展新趋势的准确把握和有效应对。

第十六段:紧扣大国发展与文化传播力、文明影响力提升的关系,强调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的必要性。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表述,用好中华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还强调要通过文明交流合作机制,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展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思考和布局。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