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34届“3·15”晚会的主题是“共筑诚信 共享安全”,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及数据安全列为四大重点关注领域。其中,食品安全环节则会聚焦于食品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存在的隐患,为消费者提供权威、实用的消费建议。
现在,正值春茶大量上市的时期,消费者迫不及待地想尝鲜,往往这时候是茶叶市场最混乱的时候,茶友们一不留神就很容易踩雷。近年来,各个媒体也曝光了一些“问题茶”。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曾经被曝光过的茶叶套路,帮助大家精准“避坑”。
315
直播卖茶套路多
典型案例:
2024:直播买茶的消费陷阱
三种级别的茶叶。
2024年,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海报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茶叶销售、运营、鉴定领域的从业者,揭秘了直播买茶的“坑”。在直播带货销售中,部分商家以低级别冒充高级别、以夏秋茶冒充春茶、以非核心产区冒充核心产区,反复用低价吸引消费者。也有部分主播通过语言误导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品级避而不谈,让消费者误以为茶叶的品级很高。
避坑方法:
在直播间买茶,看得见、摸不着,很难鉴别茶叶的好坏。因此,认准品牌茶叶是最靠谱的。品牌茶叶有严格的品质标准,虽然会有溢价,但不会过高,一般不会出错。另外,不要贪小便宜,选择100元~300元之间,单品重量在200克~600克的茶叶也是比较稳妥的,性价比最合适。
315
过度包装
典型案例:
2023年:茶叶过度包装
涉嫌过度包装的茶叶礼盒。新华社记者殷晓圣 摄
2023年,新华社在《“茶叶2两、包装2斤” 背后有啥猫腻?》调查报道中披露茶叶过度包装问题。一款售价980元的绿茶,茶叶净重150克,木盒外包装超过一公斤。
避坑方法:
要对过度包装说“不”。选择简单适度的包装产品,聚焦产品本身,不盲从“颜值”,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
315
天价茶
典型案例:
2018年:天价武夷岩茶
央视曝光的天价武夷岩茶。
2018年,央视《315在行动》栏目报道,顶级武夷岩茶价目表刷爆茶友圈,每一款茶都堪称天价。买一斤九龙窠母树大红袍的钱,甚至可以在武夷山市区买10套八九十平米的大房子。
避坑方法:
坚决不买。茶叶最重要的还是品饮属性,就算是再珍稀的原料,炒作到天价大可不必,一味炒作,茶叶脱离本质属性,到头来毁了自己。
315
以次充好
典型案例:
2015年:茶叶等级虚标
2015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组织了一次针对茶叶的比较试验,59个测试样品中18个不合格,问题集中在污染物超标、虚标等级等。
商家还都声称茶叶确实符合高等级要求。
在报道中,绝大多数的茶叶都标称是特级茶或者一级茶,而且商家还都声称这些茶叶确实符合高等级的要求。但是,在北京市消协专门组织的比较试验中发现,这些标着高等级的茶叶有不少都存在虚标等级的问题,甚至有些产品还存在重金属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
避坑方法:
六大茶类,每一种茶都有不同的等级划分标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确实很难分辨,最简单的方法还是认准大品牌购买。
315
滥竽充数
典型案例:
2014年:西湖龙井假茶泛滥
2014年,央视新闻记者调查,浙江杭州西湖景区茶农兜售的声称“百分之百”西湖龙井新茶,实则专门欺骗不懂茶的外地游客。
2013年,央视调查“真假西湖龙井”。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把杭州市西湖区现辖行政区域称为“西湖产区”。只有在西湖产区产制的龙井茶,才能称之为“西湖龙井”。
其他产区所产的只能叫做“龙井”,比如产于浙江新昌的“大佛龙井”等。还有一些无良商家用川茶或黔茶制作高仿版西湖龙井,这类茶多见于早春西湖龙井中。
避坑方法:
消费者购买茶叶时一定要认准西湖龙井茶专用标识。
西湖龙井茶防伪溯源专用标识,相当于西湖龙井茶的一张“身份证”,上面包含了使用主体、年份、规格、编号、防伪信息等内容。证明商标的标识和包装将进行统一管理,从设计到制作、发放,统一由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管理,其数量是根据面积定产量,实行总量控制。通过这一标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西湖龙井茶鲜叶来源地的追溯管理。
315
染色茶
典型案例:
2005年:铅铬绿染色碧螺春
2005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一些不法商贩用工业色素“铅铬绿”制作假的碧螺春,其中重金属铅含量超标60多倍!
被查获的染色“碧螺春”。
铅铬绿是油漆的主要成分之一,绘画中使用的绿色水彩、水粉颜料,主要成分就是铅铬绿。
如果长期饮用含有铅铬绿的茶水,会对人造成肝脏或肾脏的损害,或者胃肠道、造血器官的损害。
避坑方法:
①用手揉搓干茶,揉搓后手上有颜色或色粉残留,染色茶的可能性很大;
②仔细看茶毫,正常的茶毫应该是白色的,如果茶毫是绿色,那一定是假的;
③泡完茶后先不洗杯,观察杯底茶渍。一般茶渍呈浅黄、深黄、橘黄等偏黄偏褐色,如果是浅绿、墨绿、草绿等奇怪的颜色,则可能是染色茶。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15”并非只是一日,而是一种持久行动的警醒和健康发展的开端。今天,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小编在提醒消费者如何避坑的同时,更想在业内呼吁,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愿茶叶市场能够少一份浮躁,多一份沉静,好好研究产品,把关品质,别总想着走捷径!
————END————
文图来源:(原创)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编辑部;转发仅用于交流学习,非商业用途,如侵必删!